《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31 07:26:32

《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就《小妇人》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小说具体选段译语的评估与分析,重新认识了奥尔科特的代表作。本文拟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以及直译与意译等三个方面分析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小妇人》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直译意译

1868年,美国出版了一部震动文坛的小说,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尤为青少年所喜爱。这部小说便是露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写的《小妇人》。《小妇人》是大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全书贯穿了善良仁爱、追求道德完美的精神,歌颂了家庭的伦理观念和邻里间的助人为乐,因此能历久不衰,连续畅销,还先后被改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地上映。小说在银幕上的巨大影响,也证实了其独特的魅力。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部文学巨著,本文从众多的汉译本中选取了两个译本与原著作了对比性研究。刘春英和陈玉立译本,1996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刘译),宋丽军和宋颖军译本,1997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以下简称宋译)。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些译作。

一、关注不同的读者群

由于不同读者群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需细细分析译文的读者群以期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刘译《小妇人》阅读对象是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同时对英语国家具有一定认知的读者群,因此他的译文很少加注,而宋译《小妇人》的读者群是儿童及青少年,因此他的译文加注颇多。以下举例说明:

(1)“Christmas won't be Christmas without any presents,”grumbled Jo,lying on the rug.

刘译:“没有礼物圣诞节怎么过?”乔躺在小地毯上咕哝。

宋译:马奇一家住在美国东部一个名叫康科德的小城。家中有父亲、母亲和梅格、乔、贝思和艾米四姐妹。梅格是马奇先生的长女。圣诞节到了,让我们听听这四姐妹的谈话吧!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还算什么圣诞节!”乔斜躺在地毯上嘟囔着。

正是由于宋译本的阅读对象是少年儿童,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加上了一段背景资料。这种做法有助于读者群迅速明了文章,理解全文。而刘译本的阅读群体是有一定认知能力的读者群,如果加上这样一段背景知识则会显得画蛇添足。

(2)“I don't think it's fair for some girls to have plenty of pretty things,and other girls nothing at all,”added little Amy,with an injured sniff.

刘译:“有些女孩子拥有荣华富贵,有些却一无所有,我认为这不公平。”艾美鼻子轻轻一哼,三分出于轻蔑,七分出于嫉妒。

宋译:“我想世上那么多姑娘都有漂亮东西,咱们却没有,这太不公平。”艾米愤愤地说。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3)Nobody spoke for a minute;then Meg said in an altered tone:

刘译:大家一时无言。一会梅格换了个声调说:

宋译: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当大姐的梅格改变了语调,她说:

宋译本中分别加上了“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当大姐的梅格”这样的文字,这可以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四个姐妹之间言行举止异同的原因。

常言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正是基于读者群的不同,两个译本在处理上有较大的不同点。这种情况在宋译本中表现特别明显,宋的这种译法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反响也很好。当然,刘的译本对于其读者群而言也是非常好的,效果亦是明显的。

二、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对等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一对术语。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判断译文好坏的标准由原作变成了译作时窥探读者的心理反应。这种由译入语转变为译出语的改变是巨大的。以下试举例分析之。

(4)――“I don't believe any of you suffer as I do.”cried Amy;“for you don’t have to go to school with impertinent girls,who plague you if you don't know your lessons,and laugh at your dresses,and label your father if he isn't rich,and insult you when your nose isn't nice.”

――“If you mean libel,I'd say so,and not talk about labels,as if papa was a pickle-bottle,”advised Jo,laughing.

――“I know what I mean,and you needn’t be satirical about it. It's proper to use good words,and improve your vocabulary,”returned Amy,with dignity.

刘译:――“我不相信有谁比我更痛苦,”艾美嚷道,”因为你们都不用去上学。那些女孩子粗俗无礼,如果你不懂功课,她们就让你下不了台,她们笑话你的衣着,爸爸没有钱要被她们标价,鼻子长得不漂亮也要被她们侮辱。”

――“你是说‘讥谤’吧?别念成‘标价’,好像爸爸是个腌菜瓶子似的。”乔边笑边纠正。

――“我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对此不必‘冷嘲日(热)讽’,用好的字眼没什么不对,这有助于增加‘字(词)汇’,”艾美义正辞严地反击。

宋译:――“你们受的苦比起我来差得远呢?”艾米喊道,”你们用不着上学,和那些不懂礼貌的姑娘们在一起,当你功课疏忽时,她们会难为你;当你衣服破旧时,她们会嘲笑你;当你父亲是穷人时,她们会肥胖你的父亲;要是你鼻子不好看,她们就会取笑你……”

――“你是说‘诽谤’吧!别再说‘肥胖’了,仿佛爸爸是一根大柱子似的!”乔一边纠正一边笑着说。

――“我知道我说什么,你用不着讽刺我,使用好词当然不错,还可以扩大词汇量呢?”艾米回驳道,态度还挺严肃。

功能对等原则译出的句子符合译出语行文的习惯,没有翻译腔,一看就懂。如在例(4)中,宋译本就是从功能对等的原则出发。读者阅读起来会朗朗上口。“诽谤”“肥胖”两词相对应,达到了预期理想的效果。

形式对等则要求语言在形式上译文和原文保持机械的对应。形式对等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但是在例(4)中,刘译本恰当处理,避免了译文死板、生硬。

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free translation),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Peter Newmark认为“在保证翻译效果的前提下,字对字的直译不仅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有效的翻译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何种类型的翻译,都没有理由采用不必要的近义词,更无需用意思翻译的方法。”换言之,直译方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译文在保持原文形式的同时,又能保持原文的内容和意义。当译文的句子结构与原文结构一致时,一般采用直译为好。

(5)“I planned to spend mine on new music,”said Beth,with a little sigh,which no one heard but the hearth-brush and kettle-holder.

刘译:“我本来打算买些新乐谱,”贝思轻轻叹了口气说,声音轻得谁也听不到。

宋译:“我早已经计划好了,要把钱花在音乐上。”贝思叹了一口气,不过这叹气太轻微了,只有壁炉刷儿和壶才能听得见。

(6)The four young faces on which the firelight shone brightened at the cheerful words,but darkened again as Jo said sadly:“We haven't got father,and shall not have him for a long time.”

刘译:这句令人愉快的话使炉火映照下的四张年轻的脸庞明亮起来。”我们没有父亲,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没有,”乔伤心地说。听到这句话,大家的脸又暗淡下去。

宋译:说到这儿,壁炉旁边火光映衬着的四张小脸儿变得开朗起来,但又马上变得忧虑起来。因为乔难过地说:“我们现在却见不到爸爸,恐怕还要有很长一段儿时间不能见到他。”

(7)“You said,the other day,you thought we were a deal happier than the King children,for they were fighting and fretting all the time,in spite of their money.”

刘译:“但前几天你说我们比起王孙公子来要幸福多了,因为他们虽然有钱,却一天到晚明争暗斗,烦恼不休。”

宋译:“前天,你不是还说我们要比金家的孩子快活得多吗?他们虽然有钱,却整天吵闹不停。”贝思反问大姐姐。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宋译本更倾向于直译,如例(5)中“只有壁炉刷儿和壶才能听得见”,例(7)中“金家的孩子”;刘译本更倾向于意译,如例(5)中“声音轻得谁也听不到”,例(7)中“王孙公子”。当然,宋译本中也有意译,如例(6)中“开朗”“忧虑”;刘译本中也有直译,如例(6)中“明亮”“暗淡”。这里没有衡量标准评价谁的译本译得好与不好,关键是要看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直译与意译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它们又是相互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四、结语

任何一部作品的翻译都要考虑到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以及直译与意译等多个因素。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恰如其分地把握这几个因素,既要反对离开原文片面追求译文流畅,又要反对拘泥于原文片面强调所谓的“忠实”。分析对比前人的译作,有助于后学者学习、借鉴前人得失,从而更好地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Louisa May Alcott.Little Women[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2]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M].刘春英,陈玉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M].宋丽军,宋颖军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

[4]申丹.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

[5]穆诗雄.以直译为主,还是以意译为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6]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严维明.谈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8,(5).

[8]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9]王莲生.谈英语比较形式及翻译技巧[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学报,2009,(3).

[10]王莲生.论归化策略在汉译兰德公司报道中的运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王莲生江苏江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214433)

上一篇: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下一篇:《围城》中的语用预设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