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现状的探讨

时间:2022-08-31 05:49:28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现状的探讨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随之不断增加,如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通过调查,结合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本文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作初步探讨。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主要存在10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岗位设置交叉重叠,未能形成有效制衡。

某些学校出于人员编制原因考虑,出现由同一人承担多项工作的情况,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岗位分工上缺乏相互牵制,导致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失效,给贪污舞弊行为的滋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学校的资产安全面临很大的隐患。二是财务部门没有参加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三是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正确行使职权。目前,学校对财务人员的奖惩机制的建立尚未完善,对其考核、奖励、晋升缺乏,工作成果难以得以有效肯定,人为地使其在工作中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四是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一些学校领导“一支笔”支出审批,不管资金大小,都是“一支笔”在搞“一言谈”,缺少第三者监督的一种专权行为;某些学校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超范围列支现象屡见不鲜。五是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采购成本增加、资产利用率低。六是固定资产管控不严,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存在采购验收环节薄弱、管理不严、没有实行定期盘查、没有及时进行账物核对等问题。七是财务报告质量低,不能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八是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导致预算流于形式。九是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易引起职工不满。十是授权不严谨,易产生责任推委。

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1.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学校应明确内部岗位职责分工,建立职责分明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轮换制度。单位内部岗位的设置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出纳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定期轮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乡镇中心学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会计监督工作,学校报账员不得单独经办经济业务事项,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

2.加强财会部门在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是在工程立项环节,学校应当组织财会等部门的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出具评审意见,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在工程造价环节,学校应当组织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概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三是在合同履行环节,学校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后办理结算业务。

3.努力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一是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会计人员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除了自身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外,其所在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支持会计工作,改善执业环境。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建立起个人、学校、财政三位一体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会计业务委托制。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实行“校财局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保留本学校会计人员的编制,而是聘请会计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在县级统一完成会计工作,各乡镇、学校只设报账员。其原因在于:会计中介机构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开展业务的民间实体,受会计师协会领导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国家有关考试获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强,工作规范。另外,它与聘用单位之间只是工作关系,具体承担会计工作的受聘人员在人事上不受该单位的领导控制,也不受主管财政部门的控制,在承办业务时非常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可减少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专项检查工作。

4.建立对货币资金控制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最容易引发舞弊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人员锒铛入狱。在办理资金业务时,要严格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严禁将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对于重大货币资金支出,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要建立货币资金审批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1000元(含1000元)以上的经济业务应当办理转账结算。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一般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尽量减少使用现金。增强学校领导财经法律法规意识,严格按相关规定、标准开支。

5.建立严格的采购控制制度

实物资产的采购应建立申请、论证、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程序。内部各部门或学校需要采购实物资产时,应提前向学校指定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对于未申请、未审批或验收不合格的采购,要拒绝付款。为减少采购过程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可在每学年春、秋两季开学初实行县域内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所需物资进行集中采购,特别注意预算中采购计划的执行。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实物资产需要报废、出售、外借、调拨等处置时,应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严格审批。重要实物资产需要变卖、报废时,还应经使用人员、技术人员、财会人员、主管领导逐级审核、审批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需要交财政部门集中处置的,应按财政部门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固定资产增减应根据相关资料及进作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7.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

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随意进行取舍。

8.加强预算管理

一是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各中小学校领导尤其是财务工作主管领导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重要性,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切实作好预算工作,以预算管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科学编制预算。中小学预算反映了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时,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保证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公开透明。预算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预算数据要实,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依据、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预算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政府采购细化到具体时间;预算使用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各自应有的效益。四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中小学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学校内部应建立起财务部门监督和全体教职工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财务人员对超预算的支出项目不予办理;学校年度预算、决算以及每季度的财务报表信息,要在校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学校教代会对重大经费项目支出情况进行“听证”和质询。加强外部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加强对学校财务检查和监督,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应依法处理。

9.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管理,从宏观上说,应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从微观上说,应直接为师生服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廉政,有利于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校长负责制成为真正的民主与集中结合的决策制;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0.严格授权审批制度

学校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授权机制。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作者单位

大理州鹤庆县教育局

上一篇:手术治疗的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关注农村师资建设 消除“名师赋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