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或“乐学”

时间:2022-08-31 05:47:32

农村小学从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程,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2012年教材改编后三年级英语学习内容较之前的版本易学,趣味性强,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这门学科,然而到了四、五年级,就开始慢慢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依然对英语保持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慢慢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学习不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英语产生了厌学心理。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自信,缺乏学以致用的语言环境

部分学生是因为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有的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出外打工,和祖辈生活,缺乏家庭监督,从而产生“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想法。

另外,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学以致用的语言环境。近几年,小学推广“小组合作”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增加,但综合起来学生真正练习英语的时间有限,课后的读书预习,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也很难落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基本上说是用不上。

2.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产生了叛逆心理

为了让孩子考个好成绩,能上一所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地给学生施加各种精神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认为是为父母而学。一旦出现挫败就直接放弃,慢慢地,在家长、老师失望的眼光中,有的学生就直接放弃英语了。

3.不良家庭环境对学风产生负面影响

相对于城市的家长而言,农村孩子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他们对孩子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无法为孩子提供英语学习上的帮助。有部分家长支持孩子的学习,但由于出外打工,鞭长莫及,只能在电话里督促孩子学习,但长远下去,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也不好。如,我的一个学生就是这种情况,孩子很聪明,但每天只挂念玩乐,和父母的关系不和睦,在这样的家庭中出来的学生,不但英语没能学好,其他学科也一样学不好。还有的家庭,父母一味地宠溺孩子,孩子说作业不会做,就让孩子不做作业;孩子拖拉,晚上很晚也做不完作业,家长就让孩子不做作业;老师说让家长监督孩子回家读几次课文,家长说不能逼孩子那么紧,孩子会厌学……

4.网络游戏冲淡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农村孩子,不要说中学生,连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有手机或电脑。很大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他们网络聊天、玩游戏比真正用于查找资料学习的时间多。就像我一直要求学生晚上观看教学配套光盘,读课文、单词,但有家长反映,有孩子在看光盘读书时,一直在分心,趁家长不注意就上网玩游戏。

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英语的对策和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现状,找出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就要优化教学方法,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采用启发式的趣味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从“厌学”重新走向“乐学”。

1.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乐学习

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上课时学生不回答,不回应教师,那么整节课的气氛就会死气沉沉,无论教师的学识有多丰富,课前准备多充分,这都是一节失败的课。老师教得不开心,学习学得也不开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之前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对英语的厌学情绪比较明显,课堂上分心,不回应老师的情况明显。另一个班的学生思维没有那么活跃,但课堂上相对专心,能积极回应老师。两个班的课堂气氛完全不一样,我上课的心情也是两个样,这两个班的成绩相差5~6分。

由此可见,学生能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在,我在课堂上加入小组比赛、朗读比赛、绕口令、游戏、歌曲、小视频等,让学生去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欣赏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教师要学会欣赏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适时地进行表扬。作为老师一定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肯定,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喜欢他、对他好,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厚、更积极。有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都能改变学生的命运。这样下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就会被调动起来。老师一定要做到细心,要让学生时刻感到老师是在关心他。“老师看得起我”,这一点就足以让孩子去为之而奋斗。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3.加强家校沟通,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学校教育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怪。因此,在优化作业之余,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校讯通、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情况。通过家长会,教师宣传、介绍一些合理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对部分家长进行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做好孩子的榜样,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增强学习意识和观念,从而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困生,关心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让他们在学习的成功和胜利的快乐中克服厌学情绪。

参考文献:

赵纯海.厌学现象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

上一篇:低年级科学探究活动课间延伸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全纳教育理念下农村初中学生发展性学习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