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时间:2022-08-31 04:21:17

“田野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摘要:外控的补偿式、理论式教师培训是我国现有的农村教师培训,它缺乏实践指导,存在与教学实践相隔离的问题。“田野式”教师培训把“田野”作为实践平台,是一种走向教学实践,依靠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注重教学实际,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教师任教学校或一定区域中进行的培训。

关键词:“田野式”教师培训 内涵及特点 农村教师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19-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需要

目前,由于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尽管目前各级主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教师轮岗、支教、挂职锻炼等,但都不是长久之计。农村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但目前由于农村教师与外界交流接触较少,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薄弱,教师专业发展明显出现滞后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为此,我们试图通过“田野式”这种新的教师培训,来推进农村教师的培训事业,加速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理论意义

农村教育问题成为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而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问题。农村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专业发展宛如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或火车头,可以带动其他各种层面的发展与改进”[1]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是目前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田野式”教师培训的涵义和特点

(一)涵义

“田野”最初是一种地域概念, 是指田地和原野。随着学科的发展, 对“田野”一词的理解已不限于地域, 而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赋予了“田野”以新的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田野”被解读为本义上的原初、自然、本真;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田野”则是指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其含义是进入现场和情境。可见,“田野”的内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涵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赋予“田野”“走向教学实践”的意义。

“田野式”教师培训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即基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与为了教学实践。其中,基于教学实践是“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出发点,通过教学实践是“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切入点,为了教学实践是“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归宿。

1、 基于教学实践

基于教学实践, 是指从学校的教学实践出发组织各种教师培训,这种教师培训需要对学校的教学实际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准确的了解, 并以此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培训者要通过实际调查来深入了解农村学校的教学实践, 从而找出那些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关键性的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然后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这种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 要求教师有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真正的指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

2、通过教学实践

通过教学实践, 意指这种教师培训不能脱离教学实践, 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并把两者融为一体。在此情形下,培训者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播种者”,而应是与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指导者,深入教学现场,点评指导学员的教学设计,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 培训者要有丰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引导教师形成自己发现和探讨的教学问题,并且经过反思和研究, 向他们提供有关的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另一方面, 要求培训者从全局把握教学实践, 从而真正的指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

3、为了教学实践

为了教学实践的目的是更好的帮助教师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 “田野式”的教师培训, 把解决教学问题放在第一位, 并不是说它不注重学习理论, 不关心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而是它“会主动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不囿于一般的笼统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模式”,[2] 把教学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的实验场, 强调理论要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 并要有助于改进教学实践。也就是说,“田野式”教师培训不仅要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而且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发展教师的反思、研究教学实践的能力, 以有利于整体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二)特点

“田野式”教师培训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田野式”教师培训有它自身的独特性:

1、实践性

传统的教师培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组织培训,教授被培训者有关教学中的理论,脱离教师现实的教学环境。实践性是“田野式”教师培训的最显著的特征。“走向教学实践”的“田野式”培训避免了传统教师培训的弊端。它把教学实践的深刻体悟与全面把握作为培训双方的出发点,反思、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教学。

2、开放性

“田野式”教师培训以教学实践为主,根据教学区的特点灵活的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确定培训的相关主题,选择培训方式,将培训空间拓宽到任教学校的教学实际之中。研究表明, 教师任教学校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阵地。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通过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培养教师,对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教学情景作出适当的分析、解释、决策然后提出其改进措施,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3、反思性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田野式”教师培训不仅注重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他们对理论知识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更注重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实践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不断的教师交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田野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的影响

(一)“田野培训”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

通过 “田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发现,“田野式”教师培训所倡导的基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与为了教学实践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并运用到了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69.8%的教师对“田野式”培训给予了比较好的评价,认为“与其他理论性的教师培训相比较,‘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形式效果更好”。有一位老师说:“‘田野式’培训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田野式教学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老师们普遍认为,经过“田野式”教师培训后,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很大改变。谈到“田野式”培训的效果时,老师们常常提到的话题就是“田野式”教师培训在改变自己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使自己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对“田野式教师培训方法的运用是否改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回答上,有62.4%的教师认为田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有82.9%的教师认为田野式教师培训的形式非常好;有88.3%的教师回答“田野式”教师培训是自己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提高。在回答“田野式教师培训是否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转变教学观念”问题的选择中,有52.5%的教师认为有很大帮助,有47.5%的教师认为有帮助。对学生的问卷结果说明,在田野式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有92.9%的老师认为自己教师技能提高了,并且使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可见,田野式教师培训使教师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化教育行为。

(二)“田野培训”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

参与田野式培训的教师普遍认为,“田野式”教师培训打破了“培训只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 将培训空间拓宽到任教学校的教学实际之中。分组讨论、访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实践方法。此外,为促进学教师提升专业发展而设计的各种活动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全面准备,而且要能够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灵活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娴熟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积极地提出需要学生开动大脑去思考探索的问题。“田野式”教师培训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施展才华、发挥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升他们在组织教学的专业素质。由于在田野式式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者被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情感反应和学习策略,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因而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学会了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对未来的自我进行筹划,从而为在专业水平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可能性。由此可见,田野式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和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

(三)“田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田野式教师培训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师培训听讲座、记笔记的单向培训方式,同时让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来增强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接受田野式培训以后,教师通过体验能够掌握相关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回到学校后,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所学到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将有关理念和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参与田野式培训的教师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问卷结果显示,有97.7%的教师认为田野式的实践教学理念、方法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平添了色彩。作为教师,我们应具备组织和设计活动的水平和应变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大胆的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可以说,田野式教师培训是教师能够恰当、高效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方法,提升和完善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田野培训”增强了教师的教研意识

调查显示,参加“田野培训”的教师中有72.5%认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有一位校长说:“过去学校开展的一些教研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学校与外界交流很少,得不到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老师们也反映过去几乎不知道怎么进行教学研究,因此教研意识比较弱。自从接受田野式培训之后,很多教师通过在“田野培训”中所获得的体会,开始琢磨教学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当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文字写出来并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时,他们都感到无比自豪。可以看出,田野式培训增强了教师的教研意思,提供了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改变了教师不进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只教不研”“教研脱节”的现象。

四、改进“田野式”教师培训的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 借鉴当今国内农村教师培训的有益经验, 结合教师培训与学校的教学实际, 我们认为, 实施“田野式”教师培训有以下策略:

(一)送教下乡

送教下乡活动是“田野式”教师培训中直接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送教下乡符合我国现有农村教师教育现实,对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有其特有的作用。目前送教下乡的基本形式有名师讲学、观摩教学、专题报告、说课评课、交流互动、专家咨询、园本培训指导等。名师送教下乡也是“田野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通过送一些骨干教师去农村进行教学实践的指导,发挥培训机构的名师的作用,采取“专业引领, 名师示教”的方式,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带到农村学校去, 指导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质量;同时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现状, 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 给观摩者一个完全真实可信的课堂, 使观摩者看了能学, 学了能做。

(二)城乡师徒结对

目前我们实施一种“传、帮、带”的城乡师徒结对,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师徒结对是提高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它的目标性和实践性极强,是引领青年教师走上资深教师、名师等对的好形式。城乡师徒结对对农村教师培养有重要作用,通过把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师徒教学实践培训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城乡教师作为师傅对农村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指导,使农村教师学习城市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丰富经验,好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快更好成长。城乡教师结对规定了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讨论教学、及时总结的具体要求,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使农村教师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并提高理论研究的能力, 获得专业发展。

(三)网络培训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培训已成为一种深得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田野式”培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并不非意味着“事必躬亲”,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来观摩视频,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 开展在线说课、评课, 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加快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发展。也可以直接让参与培训的教师与上课教师在课后利用网络开展互动式评课。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既加强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网络培训效率高,交互性强,传输信息及时,是一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的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10).

[2]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J],教育研究信息,2000,(3):11一15.

[3]陈向明.实践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1).

[4]熊才平,吴瑞华.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J].教育研究, 2007(3).

[5]闫守轩.“教学田野”:教师的自我成长之域――论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4(03).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 下一篇:浅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