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和为贵”的盛宴

时间:2022-08-31 03:58:50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是一场主张“以和为贵”的文化盛宴。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伴随着悠扬的礼乐,真诚的邀约声仿佛是从历史深处滚滚而来,巍巍乎如高山,气势恢宏。三个巨大的“和”字次第浮现,从篆书到宋体,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传达出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个“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两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哲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传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经常以“和”训导自己的弟子:立身处世要“克己”,要由“人和”推及“政和”,甚至延续到整个人类,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是“和谐”的“和”。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神人以和”,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所主张的“更快、更高、更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中和”的“和”。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的“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

这是“和而不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含个别。君子求“和”,但绝不是无原则地甚至盲目地求“同”。因为,真正的尊重,是在承认各自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的理解。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人类文明才如此绚烂多姿。

这是“和睦”的“和”,是会微笑、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这是“温和”的“和”,是不易动怒、彬彬有礼、容忍而克制的“和”。这是“和气生财”的“和”,是笑脸相迎中蕴藏着温暖与睿智的“和”。这更是“和平”的“和”,是抛弃杀戮、征战,谋求共处的“和”,是珍视生命、痛恨流血、怜悯死难者的“和”,是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的“和”。

一个“和”字,后面跟着许许多多的字眼,与不同字眼组合起来,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比如:和蔼、和解、和善、和美、和谐、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和衷共济,等等。

“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这个简单的汉字,表达出这里的人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不亦乐乎”的善意。东道主坚信,人同此心,相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会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出同样的理念,并在各自的文化里产生共鸣。

“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在温情脉脉的歌声里,2008张世界各国儿童的笑脸如花绽放,蓝色的“地球村”从舞台中央升起,欢乐的人们在上面奔跑、嬉戏,孩子们稚嫩的小手抓起画笔,用蓝天、绿草铺满画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谐共生之乐永驻各国友人心底。古老而全新的中国,正在重拾文化自信,积极兑现“人文奥运”承诺,以开放的襟怀走向世界、拥抱世界。

上一篇:90岁曼德拉的生日遗憾 下一篇:美人五招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