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调查研究

时间:2022-08-31 03:20:14

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调查研究

摘要 通过调查,庆元县有南方红豆杉古树225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2株,二级保护古树27株,三级保护古树196株,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浙江庆元

中图分类号 S79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96-01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是白垩纪孑遗树种,1999年8月国务院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南方红豆杉被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为了有效地对野生的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保护,2010年笔者结合丽水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进行专项调查,统计并分析了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

1 自然概况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部,2005年被评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森林覆盖率82.4%,土地面积1 898 km2。全境山岭连绵,群峰起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主峰百山祖,海拔1 856.7 m,为浙江省第二高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 ℃,降水量1 760 mm,无霜期245 d。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此气候最宜于南方红豆杉的生长。

2 调查方法

在2002年丽水市古树普查的基础上,于2010年笔者结合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进行全面调查,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采用逐村、逐单位、逐株调查和统计汇总,对树龄100年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古树各项因子进行实地访问与直接计数法相结合调查方法,对古树的树态、生长状况和所在立地条件及土壤等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详细记录,并对每株古树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拍照、建档保存[2-3]。

3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资源和结构

通过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的实地调查和统计,该县南方红豆杉古树总株数为225株,面积为16.9 hm2,蓄积量为175.3 m3,主要分布在安南、百山祖、竹口、万里林场、黄田、贤良、张村、江根、荷地、左溪、隆宫、官塘、松源、岭头、举水等乡镇。其中有196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在总南方红豆杉古树株数中所占的比例为87.11%,27株树龄300~499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古树,在总南方红豆杉古树株数中所占比例为12.00%,2株树龄超过50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在总南方红豆杉古树株数中所占的比例为0.89%。

3.2 空间分布规律

从温湿度分布分析,随着山体海拔升高,温湿度会明显变化,海拔升高100 m温度降低0.65 ℃,相对湿度会增大,南方红豆杉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因此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在300~900 m的区段,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为204株,占90.67%。该区段中,尤其是400~800 m分布最为集中,所占的比例在75.13%左右。海拔小于200 m和海拔高于900 m的区段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分布较少。

3.3 生长情况

从树龄与生长量关系分析,南方红豆杉古树的树龄以150~299年为主,计201株,这时南方红豆杉年生长量为最大,300年以上的古树随着树龄的增加,数量迅速减少,其年生长量逐年减少。

从高生长分析,南方红豆杉古树最高为36 m,平均树高为17.8 m,其中30 m以上的有3株,占1.33%,20~29 m高的古树为105株,占46.67%,10~19 m高的古树为115株,占51.11%,10 m以下的2株,占0.89%。

从粗生长分析,南方红豆杉平均胸径为85.2 cm,最径为278 cm,其中胸径200 cm以上仅1株,占0.44%,100~199 cm的33株,占14.67%,100 cm以下191株,占84.89%,此结构特点与树高的结构特点相吻合。

南方红豆杉古树的平均冠幅结构与树高、胸围的结构趋势一致,树冠最大的为27 m,冠幅20 m以上的2株,占0.89%,以10~19 m为主,共92株,占40.89%,10 m以下的131株,占58.22%。

3.4 生境分析

从气候条件分析,南方红豆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日照持续总时间较短、云持续的天数较多、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长势良好,如全年无霜期达260~300 d、年降雨量1 500~2 000 mm、年平均气温16 ℃、最高气温为38 ℃、最低温度-4~6 ℃、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的地区对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有利。

从地形条件分析,庆元县的南方红豆杉资源主要为天然分布,分布范围多在海拔高度为400~800 m的区域内,一般为边远山区的中低山地貌类型地带的沟谷溪旁、北向阴坡及山坡中下部水湿条件好的地方。经过对庆元县南方红豆杉资源的调查发现,该古树有126株分布在东南坡、西南坡,在总古树资源中所占比例为56.00%;62株分布在东坡、东北坡,在总古树资源中所占比例为27.56%;其余的37株(22.28%)分布在北坡、南坡、西坡、西北坡。

从庆元县的土壤类型分析,南方红豆杉自然分布的区域土质为红壤,立地质量的等级为Ⅰ级或Ⅱ级、土壤肥沃、水分含量充足、排水状况良好、土层条件较为深厚、pH值呈酸性(5.5~6.5)、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含量。经过人为活动的相关分析,现在南方红豆杉分布位置与人为活动有关,经调查统计庆元县南方红豆杉古树主要分布在村旁,计153株,占68.00%;其他依次为山坡32株占14.22%;路边18株占8.00%;田旁14株占6.22%;寺院5株占2.22%;宅院和其他3株占1.33%。

从植被群落分析,南方红豆杉的组成层次结构简单,较多地混生在毛竹林、阔叶林中,或为零星分布[4-5]。

4 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南方红豆杉古树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南方红豆杉古树分布于丘岭、山坡、墓地等地,由于这些地方的土壤贫瘠、营养面积少、土壤板结、透气性降低,使古树的根系生长受到了抑制;有一些地方在南方红豆杉古树的树下堆放建筑材料或在古树上乱画、乱刻,缠绕绳索,攀折树枝,借用树干作支撑物,使古树受到严重损害[5-7]。

4.2 保护建议

建议通过此次的资源调查后,建立南方红豆杉种群资源的档案,加强对古树保护的宣传教育,可采取挂牌保护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及早拆除树体10 m范围内的建筑物,对于基部已经被损伤或根部的古树,应采取围栏或筑土的方式进行保护;采取覆根培土、砌坝保土等方式对土壤的质地条件进行改善,增加土壤中的营养,促使树势的增加,提高其对逆境的抵抗能力,若地表有积水时,要及时进行开沟排水;为了使古树遭受到雷击的几率降低,可在古树上安装避雷装置;对于一些南方红豆杉古树群分布较为集中的山地,为了保护该种质资源,应建立相关的自然保护小区,为了与该种质资源发展的要求相互适应,可采取人工繁殖的方法。

5 参考文献

[1]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版[J].植物杂志,1999(5):3-11.

[2] 林玉美,曾岳明,陈少华,等.莲都区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5):69-72.

[3] 郑春锡.将乐县有株千年红豆杉[J].国土绿化,2012(12):35.

[4] 张火旺.莲都区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199.

[5] 张兆勤,雷小平,何金根.龙泉市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7.

[6] 黄永秀,叶进兴,汤后良.浙江南方红豆杉自然资源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5398-5399.

[7] 王昌腾.浙江省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4):622-623.

上一篇:澄城县温泉灌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下一篇: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