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村镇绿化发展模式及对策

时间:2022-06-20 06:56:03

舟山市定海区村镇绿化发展模式及对策

摘要 结合舟山市定海区的村镇绿化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村镇绿化发展模式出发,研究对策,思考符合当地实际、具有海岛特色的村镇绿化规划。

关键词 村镇绿化;问题;模式;对策;浙江舟山;定海区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7-02

村镇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1-2]。近年来,定海区作为一个海岛县,各乡镇街道加大了村镇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化示范村建设工作,全区已创建“美丽海岛”11个,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24个。通过几年的不断投入,不仅在村镇配套硬件和绿化率上有了提高,而且在建设质量上也基本达到“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但是,仍存在缺乏前期规划、盲目绿化、缺乏特色、管护不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1 存在的问题

1.1 前瞻意识不足,欠缺规划

近年来,定海区对村镇绿化工作的重视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缺少系统的绿化规划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部分村镇缺少绿化建设用地或对绿化工作处于无从着手的被动局面。

1.2 盲目绿化,缺乏特色

由于受城市绿化的影响,目前,一些社区在开展绿化建设时照搬城市绿化模式现象较为突出,有的大建硬质铺装场地,有的大面积引种草坪,有的一味强调引进外地树种,其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各村镇建设缺乏相应的特色。

1.3 管护粗放,破坏严重

管护问题是定海区农村绿化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最突出的有2点:一是未配备专职管护人员,绿地内卫生管理跟不上,影响了景观和生态功能。二是人畜破坏因素,村民的晾晒习惯或人为毁坏树木的行为偶有发生;农村长期养成的禽畜放养习惯也对新建绿地构成损害。

2 定海区村镇绿化发展模式

2.1 村镇绿化与农村生态旅游相结合

定海区的农家乐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市民到村镇体验农家生活、游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创造优美的乡村环境成为必须的主题。村镇绿化与农村生态旅游相结合,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而且能美化农村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2.2 村镇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

提高村镇绿化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生活质量,使我国多数农民相对稳定与农村庭院中安居乐业[3]。在村镇绿化中,农民不该再是简单的种菜种树,更要注重景观营造。尤其是小公园建设,更要结合自然环境,配置具有海岛及地方特色的园林小品和活动设施。植物的配置要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性,通过乔灌木、花草及片林的结合,综合植物特性,因地制宜地配置富有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的植物,使绿化空间有序又充满层次感[4]。利用自然的元素,通过不同的景观营造,能为环境创造新的生命。在景观营造上,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合理利用村镇现有的水源优势,引入活水,设计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配以硬件设施,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亲水、观水、戏水的场所。

3 定海区村镇绿化规划对策

3.1 抓好绿化规划工作,合力设计景观

从村镇绿化建设的需求和后期发展前景等情况出发,以规划为先导,加强管理体制,推动村镇绿化工作有序开展。因地制宜,结合舟山市特有的海岛环境,将绿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工程设施,合理设计绿化景观,创建优美村镇环境。

3.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从空间布局角度讲,村镇更加贴近自然,绿化用地不像城市那样紧张,因此村镇绿化更加有利于对周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每个村镇的地形地貌各不相同,不能用单一的绿化模式对其加以规划,必须结合各村镇的特色,从具体实际出发,发掘当地的特色和人文文化,结合企事业单位、农家乐、果品基地和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局部设计。

根据地块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合理布局,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小公园需具备足够的硬质广场、休闲设施和活动器材;为村镇景观造景的绿地可布置少量小品或依靠层次分明的绿化加以凸显;改造的林地建设,可种植经济林,如定海区金塘李果品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该区金塘李产业的发展,带动观光旅游业开发,还成为大桥沿线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3.3 适地适树体现海岛特色

要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用具有海岛特色,既有较高经济价值,观赏性也较强的树种为主要树种,再搭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的乡土树种,在村头、路口、河畔等处形成一个个绿化亮点。以行道树树种选择为例,要选择适应环境、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的树种。尽量选择夏秋遮阳、冬季阳光通透的树种为骨干树种,再搭配其他当地常绿树种,如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铁冬青等。在道路转角路段,不能种植过于高大茂盛的树种,否则会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影响。

3.4 加强规划后期的管护

在开展村镇绿化规划工作的同时,不仅要充分考虑绿化环境的现状,还要考虑到规划后期的环境维护。在编制规划的同时,要从政策上提出相关建议,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在使用上得到进一步的维护。

4 结语

村镇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人们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充分利用海岛的地理优势,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民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参考文献

[1] 张新.村镇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原则及植物配置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172.

[2] 武生权,孙克南,李文清.承德市村镇绿化问题探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1(6):80-81.

[3] 董海燕.村镇绿化问题的初步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64-65.

[4] 赵丙和.如何搞好村镇园林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105-106.

上一篇: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乡宁县生态环境规划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