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式的采访尴尬

时间:2022-08-31 03:08:28

CCTV式的采访尴尬

1月7日,央视读书节目《子午书简》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和香港时评人梁文道参加节目。同样是一张桌子三人谈话,但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里妙语不断、机锋连连的陈丹青、梁文道,在两个小时里却没有实现理想中畅谈的状态。

出场,陈梁两位形象很搭配,两个光头,两身黑衣,梁文道穿黑色唐装,陈丹青着黑色西装。采访一开始,主持人就从衣服上拉出话头,称两位着装很有“并置”的艺术效果。随即问陈丹青:“我以前看到您上节目的时候经常穿中式的黑颜色衣服,今天为什么改成西装?”陈丹青答:“这些年已经不穿了,因为总被问为什么穿这个,总要回答很多次,所以很烦就不穿了。”主持人转对梁文道继续问:“您为什么要穿?”梁文道笑答:“我是山寨版陈丹青。”这一刻,三人无语。这是典型的CCTV式的提问,主持人期许受访者在平凡的琐事里申发大义,却被陈丹青拒绝,梁文道消解。

半程,两位对CCTV式的表达仍不适应。梁文道的新书《常识》是他近些年来发表的时评集锦,陈丹青的《荒废集》是《退步集》及其“续编后”的最新杂文结集。由此,主持人说:“在你们的书里我随处可以看到你们思想的锋芒。”此话一出,陈丹青先跳出来反驳:“最难为情人家说我有些思想,这些不能算锋芒。”主持人锲而不舍:“不管怎么说,你们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总是觉得你们的文章比别人的文章看起来要尖刻一些,比如陈丹青先生在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把鲁迅先生作为自己的目标?”陈丹青迅速回答:“没有。我写文章的时候要是老想鲁迅,那就没法写了。如果我说把鲁迅当成目标,这是一件很做作的事情。梁文道是我的目标。”

事实上,陈丹青在《荒废集》里是有三篇关于鲁迅的文章,随后他谈到鲁迅对自己的影响尤如胎记。只是CCTV式的高屋建瓴的表达方式,陈丹青很难融入,对于“思想锋芒”,他与梁文道理解相同。梁文道讲:“我曾经去看一个老人,他躺在病床上,听到之前一拨探病的人对老人说:‘对于你现在的情况我致以亲切的慰问。’我以为他是当官的,但不是,他们是朋友,是小一辈认识的。假如我去看一个生病的朋友,会说:‘怎么样了,没事了吧。’只不过,今天大家都说‘致以亲切慰问’的时候,我的话就会让人觉得太锋芒了。”

接近尾声,主持人照例请两位荐书,口气仍是CCTV式的:“其实现在的读者很可怜,因为书太多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选择,像这次图书订货会,那么大的展台,进去几乎会蒙掉了。新春来了,今天很重要的问题是,请两位给观众谈谈你们读过的很好的书或者是有意思的书。”此时,两位受访者或许多少已经适应了,谈到书十分乐于分享,没再抬杠。陈丹青荐了《胡适晚年谈话录》和美国小说《童年的消逝》,梁文道荐了《诗人生活史》和张大川的小说《年轻父亲》。

我虽然觉得《子午书简》此次采访甚为失败,却并不以为是主持人的失职,实乃CCTV式风格的又一次失败。印象中,除了崔永元,CCTV的几位名嘴访谈风格都是俯视的,高屋建瓴的,内蕴极深的,所谓访谈实是一场对话秀,秀的不是采访对象,而是CCTV。

比如王志,一次在《面对面》里和周星驰的采访颇为经典。王志问,有人拍到你在上海吃方便面,如果你的工作目标就是吃方便面的话,你的工作动力从何而来?周星驰回答,没有啊,我也不想吃方便面,我还想吃馄饨面、阳春面……最有深度的王志面对消解深沉为无厘头的周星驰,这段访谈从头到尾都是“面”的风格。

比如朱军,采访张学友时封他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闯荡娱乐圈20年的歌坛天王顿时心里含糊,不明就里地问朱军:“是不是说我很老了?”接下来,朱军很有些优越感地为张学友讲解了关于“德艺双馨”的含义。

比如这次,主持人在问陈丹青为什么不穿唐装改西装时,陈丹青如果承接他海外归来的经历做一番讲述,就恰如其分地填入央视的语境,陈丹青明知却粗暴拒绝,类似的问题抛到香港学者梁文道那里,很随和的梁文道自以为迎合了主持人的“幽默”。

CCTV的访谈是套狼式的,成功前提必须是受访者熟悉他们的语境,也极愿意与之配合表演。主持人想好一个主题,来表演套狼、打狼,偶尔遇到陈丹青这样不愿意被套的,就尴尬了。采访本是需要倾听的,既不必较量智慧,更不必非用一堆高尚的词语引导所有受访者走向同一方向。

(作者为北京晚报记者)

上一篇:新闻职业群体意识的失范与救济 下一篇:美国报人谈报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