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艺术

时间:2022-08-31 02:06:23

新材料作文审题艺术

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只要审题准确,作文就几乎成功了一半。但从近几年高考阅卷的情况看,审题却成为困扰学生得分的首要因素。审题首先应当明晰题意,据题立意。审题的结果应呈现为语义明确的句子。下面列举一些审题艺术技巧,希望对考生审题有所帮助。

一、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1.动宾型材料

动宾类型的材料从内容上看,往往前面的内容是审题的重点,只有扣住动词和它支配的对象才能整体把握,审准材料,准确立意。

【2012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读懂诗歌。这道作文题是一首现代小诗材料,考生要把握这首隐喻性哲理诗的整体寓意。该诗歌前面从“手握一滴水”中看到“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隐喻“小中有大”。“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及“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与“但”前的内容相对照,突出“得与失、机遇与意外、渺小与伟大、微观与宏观、珍惜与把握”等,强调对于“一滴水”的不同处置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求写出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如果仅就前面的内容“水”而写“水”的重要性和污染,就落入下等文了。

切合题意的立意:小与大,轻与重,局部与整体,细节与成败,珍惜小而有用的东西;符合题意的立意:如何面对挫折或意外,把握希望等;基本符合题意的立意: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属基本卷下类;如有意义上的联系,可在三类以上。

2.并列型材料

并列型材料审题“辩证有重心”有多种形式,或列举若干句名人名言构成并列,或叙述几件类似的事例,或列举一件事中几个人物的活动等。审题时可先分别分析材料中的人和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再分析这些事和道理都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确立写作的立意点。立意最好要扣住材料的共同点辩证分析并且有所侧重才不会偏题。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国的格言中,有很多是关于读书的。如: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以“读书与时尚”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

作文题的背景材料给出了五则格言,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将材料进行分类。从材料来看,其中的①④⑤谈读书的意义,②③谈读书学习的方法。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考生思路。考生写作时可以化用材料,将材料作为论据来使用;也可以不用材料本身,而是选择与材料相关、相似、相同的典型事例,名人名言来阐述,但是一定要扣住“读书”来谈,否则就是偏题。

其次要关注题目中的要求。“读书与时尚”是并列关系型的题目,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直指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观念。所以此题意在引导考生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并能对人生作深入思考。“读书与时尚”两者间,“读书”是一种传统的观念,“时尚”则是现代的观念,“读书与时尚”就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关系。写作必须着眼于两者关系。

另外审题时切口一定要小要新。可以从“读书”引申开去,由读书的“读”引申到读人生,读社会,读自然,读理想;由读“书本”引申到读人,读传统,读历史,读国家民族等等。也可从“时尚”引申到什么是时尚,为什么要时尚,怎样才箅时尚?例如,可从社会提倡的是时尚,流行的是时尚展开阐述。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传统的时尚,可从人们的追求去谈时尚,老年人、年轻人、小孩子都有各自的时尚等等。扣住一点,深入挖掘下去,就能翻陈出新,阐述出一番新意。

二、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1.多角度性材料

有些材料涉及的角度较多,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题立意。或一则材料中叙述了若干人物对某件事的不同态度,或不同人物关于某件事的对话,或从不同角度叙述一件、几件事,或几则材料分别叙述几件事等。

将内容相近的材料归类分析。可用材料中的共同点来立意。任选一点或几点展开均可。

【2012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这是一道多角度性的材料作文题。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代表浮华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L4r1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被抛到脑后。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和人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就能为作文增色不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2)内在比外表更重要。(3)人生的追求在于内在的修养。

2.限制性材料

此类文章既受材料所限,又受标题所限,但选择角度则给考生以合理的展开、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而文中的“对话”,则是全文关键所在。

【作文题】

如果真有“时空隧道”,它可以带你回到历史上的某一时刻,使你有机会拜见鲁迅、郭沫若、雨果、巴尔扎克、罗素这五位大师中的某一个人,并与他就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对话。那么。你将选择拜见哪一位大师?将与他就什么样的问题进行对话呢?

请以“我与______关于______问题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在第一条横线上先填一位大师的名字,在第二条横线上写上你感兴趣的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限制性的材料作文作为一种考场新型作文模式,在构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时应看清材料内容和写作要求。材料中只列举了5位大师,并在要求中指出“在第一条横线上先填一位大师的名字”。那么本文就只能填上材料中的某一位大师,如果填上材料以外的大师,则属偏题。

(2)重点是“对话”。既是“对话”,文中内容应该是有问有答,答问互见。可以是我问,大师答;也可是大师问,我答;也可在主干部分采用对答体等多种样式。如果仅写大师的话,就成了“倾听”,偏离要求了。

(3)主旨体现在“关于――问题”,是文中内容的核心。全文应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分层次展开。“_________99给了考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可以就许多问题角度展开:人生、理想、习惯、行为、人际交往等均可。一旦填上某词,就受到一定限制,以下就只能扣住所填词语进行展开,秋风千里,落叶也要落在这“根”上。否则就答非所问了。

(4)审题角度应扣住所填的主旨词语,分层次、分角度展开,要有一定的逻辑l生。如谈人生,可从“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信念、理想是我们人生的支柱――面对挫折、失败、坎坷,我们应怎么办”等等展开,将人生话题深入下去。切不可泛泛而谈,为对话而对话。大师们的话尽可能从大师们的原话、原诗、原文中去摘录。

3.哲理性材料

哲理性材料审题关键要抓准材料内涵。一则生活常识所揭示的哲理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从不同角度去感悟其中蕴含的某些哲理。①运用发散性创新求异思维,紧扣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取立论点(由现象到本质)。审题要以材料为基点,扣住材料所蕴含的哲理去展开发散性思维。②从生活常识与材料的某一方面的寓意挂钩去展开发散性思维(由此及彼)。③运用求同思维,抓住叙事的关键词语,从生活常识起笔,由此及彼,落脚于人生、社会,才不会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要抓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逐层深挖解读材料词语的本义、比喻义。④运用求同求异思维,从一些共同的表现中类比找出区别来,翻出一番新意。可将以上相同内容作一比较,选择一个自己熟悉,而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角度来展开立意点,确定主体内容的角度。

【2012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提示】

材料直接告诉了考生有关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诠释和感悟即可。材料的前半段是引言,后半段才是关键,而关键词是“赛跑、时间和路程”。

考生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含义,要弄清楚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不在于一个人走了或跑了多少路,而在于领会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比如,有些考生从“贵在生命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势”等方面立意都是可取的。同时“生命的意义与长度无关”、“生命既需要宽度,也需要长度”等对立观点也是可以的。

【审题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给每则材料拟1~3个具有观点性的标题,并列出结构中心句。

1.一块又脏又硬的石头,被人扔在一朵鲜花旁。

石头嘲笑鲜花道:“有人给你施肥,还有人给你剪枝,你被娇惯得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任何小小的拂逆都可能使你夭折。你看我多坚强,多无畏,我不依赖水的滋养,不依赖人们的呵护。人们可以踢我、碾我、摔我,我仍然是我。”

鲜花说:“在这个世界上,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被摧毁,我因为太美,所以才易毁。你呢?本身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人们怎么可能使你更不幸,更坏呢?”

石头看了看鲜花,没有再说话。

2.一年轻人因屡受挫折,欲从悬崖上跳下去了结生命。被寺庙里的和尚看见。和尚问:“年轻人何故轻生?”年轻人说:“人为幸福而生,可我却充满不幸。故生此念。”和尚说:“那你的债还了吗?”其人日:“我虽贫寒,却不曾欠任何人的债。”

和尚说:“世间之凡,莫过于小草。然即便如微不足道的小草,也不能自行生长。土壤供给它营养,阳光供给它热量,雨露供给它水分。人责为万物之灵,从落地到长大成人,倾注了多少心血汗水,怎能说不欠任何人什么债呢?生命来自父母,你报答了吗?吃穿用来自自然,你报恩了吗?知识能力来自社会,你回报了吗?”

年轻人沉思片刻。叩谢过和尚,健步向山下走去……

3.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4.印度的克里西那穆提曾说:“聆听是不易达成的一门艺术,在我们听的方式中总是有成见与某种既定的观点,我们无法单纯地听,我们的思想、结论和偏见总是会造成阻截……若想真的聆听,我们的心必须安静,没有任何欲求,只是放松地觉知着一切。处在这种警醒而被动的状态里,才能听到成见之外的东西。”

语言会造成困惑,只因我们都在追求结果。我们在不断地征服和克服问题,而真正能聆听的人已经不多了。只有心中有爱或许才能听到话中的诗意。请以“聆听”为题作文。

上一篇:高四生活,需要阳光 下一篇:大南:三代接力固筑玩具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