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第一单元梳理与拓展

时间:2022-08-31 02:00:41

一、基础知识梳理(共15分,共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妮子(nī) 窦娥(dù) 看觑(qù) 繁文缛节(rù)

B.汗涔涔(cén) 绣闼(tà) 起劲(jìng) 燕侣莺俦(chóu)

C.棕榈树(lǘ) 红鸾(luán) 临邛(qióng) 鳏寡孤独(guān)

D.浣溪沙(huàn) 蟊贼(máo) 埋怨(mán) 宫商角徵(ji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计营生 宿怨 斟酌 枭下首级

B.心绪悠悠 楚洲 妆楼 行凶撒泼

C.姓什名谁 消魂 本分 举案齐眉

D.功名未遂 伏侍 烦燥 非亲非眷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想这样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也要等你们戴纱帽的来说才说的成!

B.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

C.次早开门,各官又进见,少师开口问道:昨日那位孟浪的官人在哪里?

D.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

B.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

C.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D.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楔子,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B.《窦娥冤》刻画了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形象,作家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控诉了官吏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C.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雷雨》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D.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著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奥赛罗》《麦克白》,早期创作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阅读理解(一)(共13分,共3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忆王孙

姜 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绸缪,缠绵之意。吟鸾,喻称夫妻。

6. 请赏析“冷红叶叶下塘秋”一句的意境。(5分)

7.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8.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三、阅读理解(二)(共20分,共4题)

我的邻居吴冠中

(1)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2)第一次见吴老,我问他:“记得吗?我们报纸曾编发过你的专版,有你一帧正在写生的大幅照片和年轻时在凡尔赛宫的一张……”吴老抢着说:“记得。”我说:“大标题很醒目――《鲁迅是我的人格老师》!你注重绘画和文学的沟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绘画,也更理解你的散文。”

(3)先前见过他在路边小摊上理发,后来在理发店也和他擦肩而过。这个“福云理发店”,四人座,优惠老人,只收五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他是那里的老顾客。

(4)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5)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没有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斗室,哎呀,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进入国际画廊。

(6)他和相濡以沫的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患脑血栓,严重失忆。他伴着她,寸步不离,肩并肩搀扶着,平和而亲昵。我遇上他,总是聊上几句,她也总是和我的小孙儿说几句话。

(7)吴老以前常在楼下买天津煎饼,近年来,他不吃了。那个卖煎饼的安徽妇女对我说:“老头想吃,可就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有一年,他送我一本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8)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次,吴老一大清早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9)多么珍贵的印章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釜底抽薪。

(10)一天,又邂逅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我便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谷足音。当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说:“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她成了婴儿’就打动人心。”他微微一笑。

(11)多次接触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特别注重用文字表现感情内涵。吴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千年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

(12)他丰满而瘦小,平易而固执,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理解。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亲”。回顾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读读他最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视鲁迅枕卧在杂花野草上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许会变得很容易理解。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 第1段中的“有人气”是人多热闹的意思。

B. 第2段画线句直接体现了吴冠中对那次报道印象很深,也隐含了他的理想追求。

C. 第4段画线句与上文吴冠中捐献名画的内容相呼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D. 第9段画线句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惋惜、惊讶、敬佩等感情。。

E. 第11段引用吴冠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绘画的表现力不如文学,技巧的重要性不如内涵。

10. 第10段中作者认为“她成了婴儿”普普通通五个字打动人心,根据本文分析其原因。(4分)

11. 请分析第12段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12. 本文标题“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对此加以评析。(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2分)

13. 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原本美好的东西一个个毁灭了给人看!《窦娥冤》就是一部悲剧,请就窦娥的某“一个”“美好的东西”拟写一副对联。

14.曹禺先生说:蘩漪最具有“雷雨”的性格。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蘩漪的认识。要求:符合人物性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15.请为下面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选自《中国青年报》

五、写作(4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去哪儿了?因为一首歌,不少人在这个冬天开始自问时光流转的去向。面对倏忽而过的岁月,许多人心存惶恐,感慨徒有皱纹爬上眼角,似乎总在蹉跎中度日。对时间流逝的不安全感为何愈加强烈?

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想象、联想或感想,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一篇:必修3 第二单元梳理与拓展 下一篇:关于教学设计和有效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