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08-31 01:58:0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课程不仅是教师预设的内容,并将它们按一定学科逻辑组织起来后,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们在学习中生成的那些想法和将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因此,实践地理的教学应更多地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的统一。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19-01

1.地理教学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基调

课程不仅是教师预设的内容,并将它们按一定学科逻辑组织起来后,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们在学习中生成的那些想法和将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因此,实践地理的教学应更多地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的统一。因此,教师逐渐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逐渐成为自我未知的主体,例如:在学习《西亚和北非的居民和经济》时,我提问学生,本区的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生活有哪些影响?同学们,想的想,议的议,有的说石油可致富,有的说,石油致富的途径,不仅仅是大量出口,而且还要用出口石油换来的钱一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如:石油深加工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使本区可持续发展,有的同学则说,用石油换淡水,有的同学大胆假设,老师,可不可以用石油提炼淡水和其它副产品?……学生们各自在寻求他们需求的知识。在个性的积极思维中体验探索未知的乐趣,也因此体验着团体共同设计教学,共享思维的乐趣。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

2.1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可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2.2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使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中加以运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陶冶了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活动。如讲《多变的天气》时,可组织学生长期坚持记录每一天的气温,最后进行汇总,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这样既区分了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也加深了理解;在讲到"环境污染"时,可把学生带到当地工厂,如水泥厂,造纸厂,或印刷厂,了解污染的来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环境教育。

除此之外,地理教学同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历史等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地理知识与语言文学,思想修养,古今文化发展的源流知识融会贯通,变地理的“单一性”为“丰富性”,“开放性”,使其成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4.努力编写出较为优秀的教案

地理教案是地理教学实施方案,是文稿形式的教学设计,是在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行动纲领"。那么,优秀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⑴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⑵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⑶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备好课、编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5.媒体授课、形式多样化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刘欢和韦唯演唱的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

其次,媒体要新、奇,特,这样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如讲授《青藏地区》一课时,可以先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再配上相关图片。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既渲染了气氛,又易于集中学生精力。另外农业、工业各类产品,各区域地理风光特色等都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还有,在选材的过程中要力求有鲜明特色,画面优美,解说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太正统古板的介绍片一般不宜选播,否则既费时间,效果又不佳。另外在看之前一定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收看,另外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否则有学生就会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再则音乐、片源可以是来自学校的电化教室、教师自己搜集,也可发动学生一道来搜集,扩大资料来源,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上一篇:通用技术课程开发中显性与隐性课程资源形态理... 下一篇:刍议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