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31 01:56:59

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4例,根据病情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95.5%。结论 对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基于病情的针对性护理,可获得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

关键词:胃肠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由于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时候基本上要进行禁食处理,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极容易在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时候或者手术之后发生生命体征的异常,严重时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我院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了根据病情而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让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手术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1.7±4.6)岁,有20例为胃肠道肿瘤,有13例为肠破裂,有10例为急性阑尾炎;观察组患者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2.4±5.3)岁,有23例为胃肠道肿瘤,有14例为肠破裂,有7例为急性阑尾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胃肠外科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了术后的身体指标检测、抗感染处理以及血糖、血压控制等基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首先,在手术前,要进行完善的手术准备。通过化验检测手段,对患者的病情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并在手术前一段时间严密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必要时可向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再进行手术。让患者定时定量用餐,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手术,既要防止患者因禁食而出现低血糖症,也要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现象。其次,在手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护理引导。在进行了抗感染以及止血处理之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患者结束手术的第一时间,要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可以注射微量的胰岛素。并且,留置于患者体内的导管,要注意嘱咐家属避免在日常活动中触碰到导管引起导管脱落。或者引发伤口感染。特别注意患者手术后的饮食,在初期进食流食,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食半流食,少食多餐,保护患者血糖的稳定性。

1.3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表现来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将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血糖指标正常,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评价为优秀;将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血糖指标的波动不影响手术进行与患者的康复评价为良好;将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其他生命体征状况评价为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通过χ2检验,用P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观察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95.5%,两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受到其自身病情的影响,在围手术期极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2]。所以,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区别于普通的患者,注意从护理手段上入手,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3]。

从本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在接受了基于病情的针对性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优良率达到了95.5%,远高于接受常规护理时74.4%的优良率。因此,对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条件,让患者在术后更加稳定地恢复身体机能的正常。

参考文献:

[1]王叶娟,张洁,张海霞,等.浅析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89-190.

[2]晏玲,段鲁婧.胃肠癌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3-4.

[3]李美花.胃癌合并糖尿病4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23.

上一篇: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 下一篇:输液室护理流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