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护生实习前的教育

时间:2022-08-31 01:23:32

职业院校护生实习前的教育

临床工作14年,尝试着建立一些管理措施,深入到教学过程、实习前教育,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临床实习前就进行“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之风,以适应新时代医学人才的需要。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把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除职业道德的正面教育外,可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警示病例可以起到加深印象、辅助记忆、提高责任意识的作用。任何一个疏忽或大意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临床毕业实习对学生很关键,也是从课本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从学生成长为合格护士的起始阶段。在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建立模拟病房注重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实习前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我院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实行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临床实习的始终,采取“示教――情景设置――练习――考核”的方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强化训练,争取人人过关,按要求严格认真指导,使他们的基本技能在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以便在实践操作时非常熟练,尽可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运用模拟病房进行模拟护理查房。运用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扮演护士、患者和家属,引导护生围绕病例,思考讨论,迫使学生根据查房内容查阅资料、参考书,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加强护生法律法规教育:①组织护理安全教育周:在护生实习前,专门安排1周的时间对其进行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首先引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护理与法律的理论概念,再联系临床工作时实习护生所发生差错、事故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从自身角度谈差错的成因和预防,以强化法律观念,特别是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②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法律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案例讨论,收集有关法律的医疗纠纷处理经过对学生们进行介绍,以帮助护生更好的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护士,日常工作应注意哪些是潜在的法律问题,怎样维护患者的正当利益,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③教会护生书写规范的护理记录。必须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并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使学生认识护理文书不得涂改伪造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护生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防范差错,保证临床实习和今后更好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注重提高实习学生的沟通能力:“学患”关系是护患关系的延伸但又不同于护患关系。对于实习学生来说,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不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和患者的沟通能力不单纯影响治疗效果,更主要的是影响实习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在经历1例典型病例护理过程后,能很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欠缺问题,在学生临实习前,注重完善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让学生注重人际沟通学、护患沟通等领域知识的补充。在临床实习初始阶段,应加强护生爱岗敬业意识教育,应时刻想到患者的痛苦和安危,耐心听患者诉说并细心地向患者解释,学会和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技巧,这样会很好地拉近“学患”之间的距离。实习护生不仅要善于和患者交谈,也要注意诚恳慎言,保守医疗秘密。这样,才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主动配合我们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邬刚,张少林.病例教学中病例和问题设置的课堂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300-301.

2 白玉,李华.寓法制教育于整体护理实践中.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47.

3 朱俊勇,叶青,舒胜强,等.构建和谐“学患”关系的思考及对策初探.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40-41.

上一篇:护理管理在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准分子激光层流手术室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