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年轻、健康的心

时间:2022-08-31 01:21:04

拥有一颗年轻、健康的心

钱菊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2011年7月,世界银行了《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在中国,包括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内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成为头号健康威胁,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中有80%都是由于这些疾病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导致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和酒精滥用等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重视慢性病的防治可以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

预防很重要

欧美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来预防的。事实上,过去20多年,得益于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血脂的良好控制,戒烟和运动的增加,欧美国家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已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缺乏运动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宣传预防的重要性。预防的重点要放在防治那些能改变的危险因素上。除了已经发生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制疾病的进展外,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

预防措施

戒烟 坚决戒烟,抵制被动吸烟。

限酒 限制每天酒精的摄入量,适量饮酒(如每天喝红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提倡饮白酒。酗酒对心脏、肝脏等均有害。

合理膳食 要求“三低一高”饮食——低盐、低脂肪、低热量和高膳食纤维饮食。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6克,低盐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并提高降压药的疗效。

控制热量摄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包括肥肉、动物油脂和奶油蛋糕等。注意隐蔽的动物脂肪,如香肠、排骨内的脂肪等。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少于25克,多用蒸、煮、拌的烹调方法。少吃动物内脏、鸡皮、虾、蟹类食品,用脱脂奶代替全脂奶。适当吃一些粗粮、杂粮、豆制品,每天1斤蔬菜、水果,拒绝所有快餐食品,多喝水,拒绝各种含糖饮料。

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坚持每天快速步行30~40分钟,有助于减轻体重,并有利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增强心脏的储备功能。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心脏日,祝愿大家能拥有一颗年轻、健康的心。

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相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吸烟,还有一些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男性>40岁,女性>50岁)、性别(男性)和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等。

上一篇:控制脑卒中,维护脑健康 下一篇:一例冠心病病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