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经济形势与欧洲的应对措施

时间:2022-08-31 12:43:15

欧洲的经济形势与欧洲的应对措施

低GDP增长率导致工业投资的下降和外包,这使得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上升。

欧洲官方统计机构――欧盟统计局预计,在2009年-4.2%的负增长之后,欧元区的真实增长率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能达到0.9%和1.6%的水平。这些数字会掩盖各国之间的明显差异,因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四个国家受影响最大。这四个国家的GDP占欧元区国家GDP总和的差不多20%。

低增长率的后果

欧元区的低增长率将导致其利率低于她的多数合作伙伴国,也将导致欧元区的资本回报率持续低于她的多数合作伙伴国。于是,国际投资者为寻求高收益,将会将资本撤离欧元区。而这将导致欧元疲软。其次,一些公司在欧盟国家无法继续出售他们的产品,开始寻找更具活力的市场,这些市场主要是新兴的亚洲和拉美国家。这些公司开始加强国际化,试图偿还其债务,以减少其对银行体系的依赖,并在欧洲限制工资增长,这降低了对员工进行债务减免的可能性。这就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低GDP增长率导致工业投资的下降和外包,这使得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工人担心在加速的去工业化过程中失去工作,就增加储蓄。他们不会投资于长期的生产性投资项目,这反过来又使增长进一步变慢,同时也使储蓄继续积累。欧洲各国的预期经济增长率远远不能满足稳定失业率的需要,这一方面导致欧洲各国的中央政府面临着社会支出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导致其税收收入也低于预期。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里,许多国家将面临社会关系紧张的局面。

财政赤字问题

财政赤字问题正在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欧元区主要国家中,就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而言,瑞典最低,为0.5%;爱尔兰最高,为14.3%。希腊为13.6%,接下来是英国(11.5%),西班牙(11.2%)、葡萄牙(9.4%);法国的财政赤字是GDP的7.5%。上述财政赤字明显高于1992年12月颁布的欧洲联盟条约的规定,该条约规定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大于GDP的60%。产生上述财政赤字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逐渐引导他们从金融市场借贷,进而导致了公共债务的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大大地改变了公共支出的融资条件,使得公共支出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增加。财政赤字的增长产生了债务。尽管利率较低,债务负担却还是越来越重。在法国,利息支出是其公共支出预算中最大的支出项目,高于教育和研究项目的支出。而欧洲国家的好名声也使得他们易于举债,投资者更喜欢贷款给欧洲国家,欧洲借款人因此能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获得资金。

财政紧缩措施

欧盟大多数国家计划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采取紧缩措施,以使他们在这四年末满足欧盟条约对预算赤字的要求,即财政赤字不大于GDP的3%。从法律上来看,没有任何理由质疑这些计划的合理性,因为各国均承诺遵守导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那个条约,该条约的第121条第1段中提出的趋同标准就跟这个要求有关。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下,希腊被要求执行调整措施以应对其最近严重的财务问题,在2013年前削减的公共债务总量相当于GDP的15%。欧共体、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EC,ECB和IMF)在8月5日结束对希腊的第一次审议后发表声明,该声明预期希腊2010年GDP将下降4%,2011年将下降大约 2.5%。由于间接税的提高,预计通货膨胀率将升至4.75%。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几个在希腊之前已进入衰退期的国家,也被要求加速财政赤字减少的速度,尽管严厉程度小于对希腊的要求。这样,将使他们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实现更高速增长的途径。

然而,欧元区的主要欧盟国家的财政状况受到的限制明显小于上述国家。因此,在整个欧元区的层面上说,财政政策的影响应该在2010年大致保持中性,甚至略有扩张。在法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在2011年可能更大。在德国,虽然在恢复计划中有些公共投资项目被取消,但这一决定在2010年尚未生效,再加上大幅度减税政策,德国的财政政策将是扩张性的。直到2011年,其财政政策才会变成紧缩性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属于欧元区。开始于欧洲的财政巩固浪潮将减慢经济复苏的速度,甚至推迟经济复苏。欧洲削减公众债务的努力发生于家庭和企业的需求较弱以及整个欧盟增长缓慢的大环境下。对于这些已经处于衰退之中的经济来说,这些紧缩性财政政策只会加剧经济衰退,并导致失业率的更大幅度的上升。欧盟国家之间的互相支持以及IMF的协助可能减弱部分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的配合和困难

货币政策因此就成为减轻这些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的工具。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十分宽松,这缓和了财政政策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的策略明显不同于美国、英国央行最近实行的数量扩张策略,欧洲中央银行着眼于公共债务市场,虽然涉及的数量可能很小。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在于购买金融债券,以纠正缺少买方的一些特定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偏误现象。金融市场的均衡很难实现,除非进行显著的价格调整,而这些调整可能造成银行危机而要求政府救助,也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而导致挤兑。该货币政策应该不是为了增加货币数量,因为有对冲操作的存在。一些投资者想降低他们对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债券的持有量,以避免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利率的显著降低。而对公共债务市场资产的买入可能被证明是有用和有效的。

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家庭和私人企业得以延期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他们可以逐步的偿还债务,出售其有风险的资产并借入资本金。一旦完成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经济就具备了重新开始的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条件。

但是,由于欧洲联盟条约禁止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公共债务工具,如果同意回购金融市场上的公共和私人债务证券,则会损害欧洲央行的声誉及其独立性的可信性。该条约的这项规定是德国政府提议加上去的,目的在于禁止用发行货币的手段对政府赤字进行融资。德国1920年代的`超速通货膨胀使德国人直到现在对价格上涨都十分恐惧。这些市场干预措施可以看成是对该条约精神的违背。

不过,这种策略最好是由欧盟各国政府执行,而不是欧洲中央银行,因为其目的不是进行货币创造。如果欧洲各国政府实施这个政策,它就会成为增强欧盟内部的协调管理的一个信号,对欧洲央行的信誉有积极作用。在欧元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这种效应十分重要。

在未来的几个月,欧元区的“政策组合”仍将显著改变,尽管其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货币和财政调整。美国和欧盟利率差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间汇率的修正将会造成欧元的贬值。这种贬值将会放松财政调整过程中的政策组合。然而,这种影响将再次是不平衡的。德国的出口商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然而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际分工,将无法使他们从欧元贬值带来的竞争力的增强中充分获益。

上一篇:“十二五”时期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宜注意的几个... 下一篇:财政丰年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