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时间:2022-08-31 12:15:58

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摘要: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群众条件的不断提高。本文就对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从影响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核心要素,阐述了建筑监理“前、中、后”质量控制点和方法。为了实现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 建筑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具有事先介入权、事中检查权、事后验收权、质量认证和否决权,因此,加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按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其中,事前控制是基础,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控制是保证。

一、事前控制

1. 1 审查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为此,要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质量和技术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的配备及执业资格情况,使其符合项目特点和满足管理实际需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通过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 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活动的重要综合性技术文件。审点是: 总体布置和施工程序,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重点分部( 项) 工程的施工工法文件; 制定预防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季节性施工措施; 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专项施工方案; 质量预控措施; “土建、安装、装修”标准工艺流程图。审核关于材料、制品试件取样及试验的方法或方案,成品保护措施、方法; 考核施工单位实验室的资质; 完善质量报表、质量事故的报告制度等。为防止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盲目照搬抄袭,要注重审查其措施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 3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质量控制

采购订货之前,施工单位要及时填写申报表向监理工程师报批; 监理要认真核查原材料、半成品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单,还要按规范要求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按规定比例见证取样进行抽检试验,以取得复检资料,审查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对采用的新材料、新型制品,应检查其技术鉴定文件; 对重要原材料、制品、设备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手段应实地考察,督促生产厂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核查结构构件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考察其生产工艺; 设备安装前,按相应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其质量。

1. 4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报送表》及证明材料,对所报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进场日期、运行状态的完好程度进行现场核对,查验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相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和质量要求。

1. 5 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会,准确理解设计意图,了解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了解工程特点、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以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1.6 严把开工关审批开工报告,促使施工单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

如“三通一平”、劳务人员、管理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其他施工条件的准备情况,标准试验等必要的资料,审核测量成果和基准桩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等。要在各单项、分部、分项工程开工之前,认真检查验收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二、 事中控制

2. 1 过程质控监管

1) 监督施工单位质控自检系统,使其能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 当其组织不完善时,应促使其改进、完善,当其质控人员不能胜任工作时,可要求其予以撤换。

2) 监督与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始终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围。

3) 密切注意施工准备中对影响质量要素所做的安排,诸如材料质量、混合料配比、施工机械的运行状况、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上岗人员组成和变化、工艺与操作等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

2. 2 制作示范样板

按照工序综合,依据实际情况可制作样板构件、样板施工段、样板间等多种形式。通过制作示范样板,使管理人员和工序操作人员明确技术要领和质量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等; 示范样板作为大面积施工的最低控制标准,在重要部位关键技术施工、“三新”技术应用施工、多工种协调穿插区域施工、装饰装修、创建精品细部做法等都十分必要。

2. 3 工程变更及技术核定

凡涉及到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监理都应认真审查,若确认其必要性后,按照“谁设计、谁负责”的原则按程序进行核定和变更,施工前要取得设计变更书面通知或办理技术核定单,不能先施工后补办变更手续或擅自变更。

2. 4 旁站监督、巡视检查、复核检验

1) 旁站监督和现场巡视检查。当施工操作不当或不符合规程、标准时,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有些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却隐蔽着质量隐患与危险; 如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时间不足或漏振导致密实度和强度降低,而抽检又不能全面反映出实际情况,监理只有通过现场旁站监督与检查,才能及时发现上述类似违规操作予以纠正。

2. 5 行使质量控制权

当发现不规范操作或过程质量有问题,监理应当立即制止或纠正,通过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工程暂停令等方式,及时行使质量监督控制权。下达工程暂停令的情况,例如: 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自行下一道工序作业者; 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仍继续作业者; 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 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要求; 擅自转包、分包工程并进场作业; 没有可靠的质保措施贸然施工等。停工整改后再复工,要严格工程复工报审制度; 对质量缺陷和事故,要制定整改方案,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来处理。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指对完成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的质量控制,是围绕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为中心进行的; 确认合格工程,否决不合格工程; 通过事后把关,杜绝工程中遗留质量问题。通过审核施工过程形成的反映施工质量的档案资料,以及进行现场检查、试验这两方面的途径和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实现事后控制; 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单项工程依次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 施工质量需符合设计与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验收资料完整齐全,监理应对工程竣工质量作出评估报告。事后质量控制的重心应放在对验收中提出问题整改的具体措施落实上。

四、 结束语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 施工监理在质量控制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质控目标,严格掌握质量控制标准,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主观能动作用,既要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各种因素进行控制,还要对各工序质量、产成品质量进行控制; 抓住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监理工作要点,促进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运用 PDCA 工作方法,全员全过程参与,不断改进质控工作,以实现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上一篇:高速公路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技术 下一篇:城市规划领域GIS技术的分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