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钱商”吗

时间:2022-08-31 10:52:58

从前人们只知道“智商”,后来渐渐了解了“情商”的重要,但现在这已远远不够了。你必须知道“钱商”,并为提高自己的“钱商”而不倦地学习。

富人们对“钱商”的定义是:“钱商不是你能挣多少钱,而是你能保有多少钱,钱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这笔钱能维持多少代。”现在流行的财富定义是:“不进行体力劳动(或者你家里所有的人不进行体力劳动),你所能生存并仍然维持你的生活标准的天数。”假设你每月的花费是2000元,并且你有50000元的储蓄,那么你的财富大约就是25个月,即750天。财富是用时间衡量的,而不是用元来度量的。为什么是这样,这中间的道理也许你想想就会明白。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说:“之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为了财富奋斗终身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他们都曾在各种学校中学习多年,却从未真正学习到关于金钱的知识。其结果就是他们只知道为了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去思索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

所以,富人的行动口号是:“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为此,他们的建议是:“上学、毕业、开办企业,做一名成功的投资者”;还有三种人,一是企业所有人,你拥有一个系统,有人为你工作,这也属富人范畴;另外两种就是雇员和自由职业者,这表明你有一份工作,或者这份工作属于你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羡慕投资者和企业所有人这两种人,也就是富人的概念,因为他们更快地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是一个成功的雇员和自由职业者,你应该或可以或者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跨出这一步,实现财务自由的?别人在跨出这一步之后,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让聪明人为你工作张汉上海前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47岁

我是五十年代初出生的,在上海焦化厂勤勤恳恳干了14年。最初几年工资仅17元8角4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单位,也没嫌钱少,因为那个时代不想那个。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作为厂团委委员,我被厂里派到当时的徐汇区住宅建设办公室工作。不想,从此让我走上了一条通往财富之门的康庄大道,虽然当时我还有些不情愿。

九十年代初,我组织开发了当时作为上海城市样板房的康健新村。到1994年,我已担任徐汇区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另一家中外合资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我手头有十几万平方米的住宅在开发,有奥迪车可以坐,工资也不少,但此刻我已不满足,我发现我的人生价值还没有实现。因为我国的房地产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兴行业,具有特殊的背景、功能和职能,虽然我的权力很大,但我不想,也不想损害国家利益而中饱私囊。我想自己干,干自己熟悉的房地产,干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一份安安心心属于自己的财富。

1994年的时候,国家还不允许搞私人房产公司,我就辞去公职,承包了由蔡光天先生创办的前进进修学院属下的前晋房地产公司(集体性质)。前一次转行,还有组织安排的性质,这一次,则完全是我个人的意志,我已预感到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美好前景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我成了吃螃蟹的人。

1997年,我承包到期。早在一年前国家已允许私人房产公司的存在,我就顺应潮流,创办了自己的前进企业公司,把在这三四年赚来的几百万资金投入了新公司,真正成了企业所有人和投资人。目前,前进企业集团在最新公布的1999年度全市私营企业100强中名列第25名。

我的经营之道就是:对市场做拾遗补缺的事。市场上缺的,正好又是我喜欢做的,我就去做;不熟不做,没有人能强迫我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牢记“聪明人总是雇比他更聪明的人”这句话,做一个好雇主。

我认为我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创造了财富,我同时不忘资助教育事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我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的个人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贫穷是终生的破产是暂时的陈木南私营业主35岁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6年5月1日,天下着毛毛细雨,我背了个包,从家乡独自来到上海。那一年,我28岁,怀里揣了50元钱。

当时,上海是全国人民心中羡慕的改革开放的前沿,机遇和挑战并存。记得那时从全国各地来此做生意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中间有代表国营企业的,有中外合资的,也有个体的。

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营单位工作。我当时就梦想要发财致富,我炒股票,曾经小有所成,但最后全部输掉,新婚的妻子离我而去。我受到沉重的打击,我知道我要赚钱,但我没本钱,暂时只能替别人打工。但我想,等我完成了原始积累,我总有一天要成为自由人,成为主宰自己和主宰金钱的主人。当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上海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上海不发展,中国就不会发展,我愿意跟着中国一起发展。

于是,我看货、接货、验货,边实践边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关系。机遇终于来临。同在一块做生意的一位老先生愿意跟我合伙,他出资成立了公司,送了一半干股给我,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做了老板。那时,我一年能赚300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受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我们的生意一泻千里,货物积压,应收款收不回来,损失严重。1999年,我拿钱重回故乡,与人合伙投资开了一家工厂,想自己做实业。结果,由于管理、经营、销售等等问题,短短一年间,全部投资打了水漂。我又身无分文了。

我虽然经历了财务上的大起大落,但我丝毫没有泄气。就像《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写到的:贫穷是终生的,破产只是暂时的。我坚信自己会东山再起,就像失去的爱情会再来,我又重新找到了真爱一样。

现在,有好几家同类企业要我去做经理,但我不去,因为我感到有几个不对头。一是一个月五六千元固定工资,对我而言有被卖了的感觉;二是我喜欢自己做决定,让我先汇报以后再行动,我做不到;三是打工者(即使是总经理)要朝九晚五,我是标准的夜猫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感觉很不好。

所以,我现在跟朋友一起决心从头开始,虽然缺资金,但我有信心。没钱不要紧,在上海可以用小钱赚大钱,关键是要有脑子和胆略,还有就是坚韧不拔的意志。

只有熟悉水性才能真正畅游孙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总经理34岁

我是上海师大学教育管理的,1987年毕业到了高校做宣传工作,半年以后就产生了莫名的失落感,觉得这种生活既单调,又学不到新东西,人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钱也不够用,心里很苦闷。

这时,恰巧母亲有个朋友,在外高桥开了当时的川沙县第一家私营承包企业,专门生产汽车的挡风玻璃,他们缺的就是行政管理人才。于是,我主动要求去做了兼职,这在当时只能悄悄地干,不然肯定会在学校里引起轩然大波。在这期间,我赚了一点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报酬,但学到了大学里和国家单位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还获得了在社会上立足的技巧和能力。这时,我初步建立起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去追求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想法。

1991年,美国生产系列儿童用品的史努比公司进军国内市场,要寻找人,我成为最早应聘的人员之一。虽然起先并无报酬,但我仍劲头十足地在市百一店、六店,淮海路上的三联书店开出专卖柜台,成为其最成功的人之一。当时我在单位的工资是每月一二百元,我的这份兼职使我每月进帐1000元。其间,我还参股开过印刷厂,真正成了小老板。

但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所在的单位要提拔我做科长。再三权衡之后,我放弃了一切兼职,撤出了印刷厂的股份,一心一意做公职。因为我觉得一个人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精神生活和对事业、人生价值的追求同等重要,况且我自知自己要在商海里游泳还缺乏能力和经验,我想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经组织推荐,我来到现在的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主动提出不打破现有体制的一套全新的运作方式,采取风险经营和责任经营,使学校学术交流中心按企业模式发展。虽然当时也有许多不同意见和看法,但学校积极支持改革,试图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我顶着巨大的压力,苦心经营,终于在第一年中就超额完成了学校的上缴利润指标。学校得大头,个人得小头,自己也相应得到了经济奖励。

总之,我认为钱是越来越重要了。谁忽视钱的作用谁就是傻瓜。但赚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取之有道,我不想做没有社会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小老板。

上一篇:围城里的笑声 下一篇:让浪漫成为有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