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关于提高高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08-31 10:46:26

浅见关于提高高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较为得体的语言真实地进行口语交际,着重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然而,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由于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学生词汇量贫乏,缺乏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认识等,影响了学生的口语水平的提高。那么,该怎样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组织富有成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呢?

一、中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哑巴英语”是困惑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顽症。其根本原因主要有:

1. 社会需求的制约

为什么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大城市比中等城市好,中等城市比小城市好,而小城市又比农村好呢?这是大环境的影响。在农村或相对偏僻的不发达地区,学了英语之后,学生找不到用武之地,也感受不到使用外语的氛围。从报纸、电视、收音机里人们虽然能读到、看到、听到英语及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报道,但这和置身其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置身于一些大城市的英语角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被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所打动。

2. 培养目标的制约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口语人才?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究竟能做哪些口语工作?这些很少有人去理会。人们只关心他们学了多少语法、词汇以及能够通过什么等级。

3. 教师素质的制约

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想使学生重视某门学科,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首先得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产生这一浓厚的兴趣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敬重老师的人格,佩服他的学识,甚至欣赏他的特长及言行。因此,教师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

(1)高尚完美的师表形象,稳定独特的人格魅力。

(2)厚实精湛的学科知识,灵活先进的授课技艺。

(3)豁达开明的广阔胸怀,和蔼幽默的待人风格。

有了以上三项素质差不多就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了。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4月出版)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其中一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我们也知道,学生要想学好口语就要消除疑虑,增强说英语的自信心。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认识误区

1. 认为语音语调标准的学生就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不可否认,高水平的口语能力确实需要比较好的语音语调作为基础。但一个学生即使拥有一口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他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一定就强。成功的语言交际要求人们掌握完整的语法体系以及一系列正确使用语言的知识,包括社会文化知识(socilcultural knowledge)和副语言知识(paralinguistic knowledge)。用一口标准的英语说出一连串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是不够的。

此外,在过去的口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强调语音语调,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副语言功能(使用姿势、手势、脸部表情等)。一个副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其语音语调即使再好,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会很强。

2. 认为任何英语教师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有些英语教师尽管口语很好,但他们对英语教学法知之甚少,而“说”口语和“教”口语毕竟是两码事。这样就导致了英语口语教学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否认或低估教师讲授的必要性,一味地强调语言的使用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做pair work和group work,而这种漫无边际的练习,往往使整个课堂陷入失控局面;而另一种极端是教师对语法错误不能采取包容的态度,过分着重讲解语法、句子结构、词汇和词组运用。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或害怕多说,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时缺乏深度和广度,影响了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三、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策略

1. 加强语言知识的使用

Hymes认为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另一方面是使用。知识是使用的前提,尽管这种知识可能是不明确的,而使用是知识存在的体现。足够的语言知识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在恰当的场合使用语言。没有大量的“输入”(input),即语言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际”。当然,过分强调语言知识,而忽视语境的作用和跨文化意识等也无法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可见,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和非语言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两方面。

2. 口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排斥教师的作用

口语教学中的“学生中心论”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这一理论强调注重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特别鼓励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有通过在课堂上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并且在语境实践中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加强语言输入,才可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其实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肩负着监督者(supervisor)、指导者(instructor)、组织者(manager)等多个角色。他负责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他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一系列口语交际活动。充分的练习(group work, pair work和speech等),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真诚合作是高质量的口语教学和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保障。

3. 强调非言语交际方式(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统计,两个人在谈话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是由非言语交际方式传递的,但长期以来非言语交际方式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谈及口语交际时,我们往往只提及言语交际方式(verbal communication),但它作为交际诸要素之一,强调的只是语言的用法,而不是语言的使用。它只有与非言语交际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语言使用的目的。适当强调口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方式这一面,不仅不影响口语交际的质量,反而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从而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潜入”伊恩·弗莱明的牙买加 下一篇:浅谈培养大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训练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