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分析

时间:2022-08-31 08:34: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治疗有效率。

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经过临床有效的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得以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以大大减轻。

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尤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不分地区、性别和年龄,多数均有着良好的预后效果,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的加以防治,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护理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7-02

所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体指的是由细菌或者病毒所导致的局限于咽喉部、鼻腔的一种急性炎症,其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因某些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有着相对较强的传染性,比如SARS以及流行性感冒等。按照解剖的部位,上呼吸道感染只限于隆突、中耳、鼻、喉、以及咽以上部位气道所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大量的流行病学特征充分的表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不分地区、气候、性别和年龄的,每年都可能发病,其流行性感冒的特征主要是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及易导致大流行或者爆发流行,对有基础心肺疾病和老年人患者存在着极大的威胁,经常性的引发死亡,需要医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患者,对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患者中,2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周岁,最小年龄为2周岁。由临床病理分析及检查得知,5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2临床表现。①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又被称作是“伤风”,绝大多数的患者基本上都是由副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所导致的。普通感冒有着较短的潜伏期,而且起病非常急,初期有喉痒和咽干等症状,继而会有流涕、鼻塞、打喷嚏等,有时还会因耳咽管炎造成听力减退及流泪,出现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及发热,或有轻度畏寒、全身不适、低热、头痛等,如果不存在并发症,通常一周便能够得以痊愈;②病毒性喉炎、咽炎。主要有急性病毒性咽炎和急性病毒性喉炎,其中,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主要特征是咽部灼烧感、发痒,咽部疼痛不明显,持续时间不长,可伴有乏力及发热,而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说话困难和声音嘶哑,伴有咽痛、发热;③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是起病较急,有显著的发热、畏寒、咽痛,体温很高。

1.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在血象检查方面,病毒性感染时往往白细胞偏低或正常,分类淋巴细胞上升。而细菌感染时则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增多,可出现核左移等现象;在细菌及病毒的检测方面,进行血清学检查与病毒分离检查,以将病毒类型确定,经细菌培养可将细菌种类予以确定。

1.4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全身酸痛及发热的情况,可采用解热止痛药物诸如阿司匹林等;咳嗽时给予患者咳必清、必嗽平;流涕和咽痛时给予患者麻黄素点鼻;咽痛时给予患者消炎喉片,并且附加局部使用雾化治疗。与此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因,目前尚且未出现相对较为成熟的治疗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因而对于细菌感染患者则需要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1.5护理方法。其一,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咳嗽、咽疼和体温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近4天以内,患者有较多以上整合症状,便需要全面的警惕是否发生流感;其二,休息护理。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或者老年人患者,应当告知其要卧床休息,而症状较轻的患者,则应当让患者适当的休息;其三,饮食护理。要给予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和清淡的饮食;其四,症状护理。患者出现高热时,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解热剂,在出汗较多时要将皮肤护理做好。当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和咽疼的症状时,如果需要则需要遵循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谨遵医嘱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药物;其四,健康教育。要针对患者的病况和认知水平,要适时的开展健康教育,比如避免过度劳累、受凉等诱发因素,进行合理且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坚持冷水洗脸、冷水浴,以便于提高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在上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也别是疑有流感流行的时期,应当尽可能不去拥挤人多的地方,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结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多数均有着良好的预后效果,部分患者有急性肾小球炎、风湿热和心肌炎并发症,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均得以好转出院。

3讨论

绝大多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上都是病毒所导致的,常见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细菌感染后会继病毒感染后或者直接发生,较为多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便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等,有时还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当呼吸道与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时,从外界侵入的或者原存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或者病毒便会得以快速繁殖,进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常常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还会借助于被污染的用具、手传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能会发病,而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基本上都属于散发性,但是在突变的气候中流行。正是因为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毒有着很多类型,感染各类病毒后,机体的免疫力便会大大降低,所以,一年内一个人可能会多次发病。本研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多数均有着良好的预后效果,部分患者有急性肾小球炎、风湿热和心肌炎并发症,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均得以好转出院。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尤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不分地区、性别和年龄,多数均有着良好的预后效果,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的加以防治,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及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续荣,孙学平,牟淑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心得[J].中外健康文摘,2011(33)

[2]王丽辉,迟丽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12)

[3]李丽梅.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消化道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9)

[4]邱如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

上一篇:社区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干预分析 下一篇:社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其护理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