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本理念与我国当代检察文化之形成

时间:2022-08-31 07:31:10

论民本理念与我国当代检察文化之形成

【摘 要】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种,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我国检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演变,多种学说、观念对我国检察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过指引、辅正作用,其中民本理念对我国检察文化的影响尤为深远,探究民本理念内涵,检讨其与我国检察文化之关系,对考量我国检察文化之本质应有助益。

【关键词】民本理念;检察文化

1.民本理念的含义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阐释的是一国之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回答的是一国之人民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中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我国民本理念最早起源于晏婴与叔向关于民本观念 的对话 ,其在对话中第一次提到“以民为本”概念,并以此作为我国民本理论的渊源。孟子也以“民事不可缓也”突出“民”在国家政治统治中的优先地位,强调君主应以民之利益为统治之中心,以民之权益执政之根本,并进一步明确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在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明清实学的发展演变后,民本观念日趋成熟,形成具有真理性的民本理念,并日渐深入人心,且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的封建社会中成为君主定国安邦、富庶民生的主流思想。至近现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引入,民本理念发生了演变与升华,共和国的建立使人民授权成为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人民成为政府执政权力合法性的裁判者,国家的政治形态由人民决定,相应地,被推选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便必须以人民意志为先,以民之忧为忧,以民之乐为乐,在我国当代社会直接体现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权、民用、民享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2.检察文化的内容

我国检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历史革新,其内容和精神亦得到了扩展与丰富。

2.1我国传统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欲谏之鼓”与“诽谤之木”便是我国检察文化的雏形。进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纷纷整顿吏治,以御史台、都察院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日趋完善,监察体系也随之逐渐形成,从秦汉魏晋的成型,到隋唐宋元的成熟,再到明清时期的完备,我国传统检察文化的内容不断得到巩固和充实,并形成由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民贵君轻”思想、以整肃吏治为目标的公正履职要求和以清正廉洁为本色的检察职业操守组成的我国传统检察文化主要内容。其中,“民贵君轻”思想系检察文化之核心,其内涵在于将民之疾苦置于君主之先,将民之生计置于国之根本;公正履职要求系在规范官员,以履行职责的客观公正约束各级监察官员秉持公正、无私办案;清正廉洁是我国传统检察文化对监察官员操守的根本要求,意在勒令监察官员严格自律,不徇私情,不受贿赂。我国传统检察文化三项内容从思想、执法、行为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对监察官员的制度约束,亦为监察官员的行事办案提供了行为指引。

2.2我国当代检察文化

我国当代检察文化继承了我国传统检察文化的精华,并经社会形态的变革发展成为具有法治文化特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检察文化。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行为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纪律严明、规范执法的制度建构为管理模式,以科技先行、简洁高效的软硬件配备为物质保障,以职业法律素养及文明司法礼仪为基本行为规范。其以物质形态完善为检察机关执法质量的提高提供环境基础,以制度建构对检察机关的刑事司法形成程序化制约,以行为规范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提供模式保障,三种形态文化的相互结合从客观方面为检察机关的高质、高效执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为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业任务的达成提供了操作依据。但外化于形尚且不足,仍需内化于心方能保障刑事司法的公正及法律尊严的维护,这需要检察人员对检察事业的性质、任务、管理、制度及操作方式形成明确的内心确认,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规范的自觉执行,而这正是理念形态文化的作用所在。因此,从四种形态的关系上看,理念形态文化因其内因性在检察文化的形成与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即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体系是奠定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基调、决定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基本内容的核心文化形态。

3.民本理念在检察文化中的传承

我国古代民本理念源远流长,在从民本观念向民本理念过度的漫长岁月中,民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形态,在我国检察文化发展中亦不例外。

3.1民本理念在我国传统检察文化中的体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我国古代为官之道要求以民为本,之于我国传统检察文化建设亦为斯然。我国传统检察文化包含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为官公正的公正准则以及清正廉洁的廉明操守。纵观传统检察文化的三项内容,公正履职是传统检察文化对监察人员提出的行为规范,要求其不媚上,不欺下,不偏私,尽忠言,以法为据,依律而行;清正廉洁是传统检察文化对监察官员的品质要求,令其不受、不污,以清廉之操守作为不偏之保障。两项之共性在于对执法公正的维护,而执法公正之核心正在于以民之利益为先,民贵君轻的民本理念贯穿与我国传统检察文化之始终。

3.2民本理念在我国当代检察文化中的传承

我国当代检察文化是对传统检察文化的继承,更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与突破。如前所述,我国当代检察文化中的物质、制度、行为三种形态文化系以客观物质载体及行为规范的方式在检察人员中形成其特有的行为方式及职业文化。而以“忠诚、公正、为民、廉洁”为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代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亦是在理念、制度、物质、行为四种形态文化中对我国当代检察文化的全面阐释。“忠诚”要求检察人员对国家、对人民、对宪法与法律秉持无限的忠诚;“公正”要求检察人员依据证据、遵循程序、依法履职、不偏不倚;“廉洁”要求检察人员遵纪守法,严格自律,不,不;“为民”要求检察人员将人民置于职业最高位置,以人民利益为行动指引,以人民所需为行为导向,树立重民理念,秉持爱民之心,历练养民之力,将检察工作的全部要求立足于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护。

“廉洁”、“公正”是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对传统检察文化的继承,“为民”是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对传统检察文化的创新,而“忠诚”是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对传统检察文化的发展。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是由人民建立的,因此,无论法律制定抑或实施,在本质上均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而这种“忠诚”的具体体现便在于执法为民。我国当代检察文化的“为民”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检察机关权力行使的首位,其摒弃了维护君主统治的狭隘目的,而将根本目标放在对人民利益的维护上,这便将原有的封建社会中以君主利益为核心的民本理念进化为民主社会中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当代民本理念,使我国当代检察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创新生机,使民本理念在检察机关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检察文化建设与保护与改善民生的检察事业实践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科]

上一篇: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苍村煤业轻型综采支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