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工业化进程测度和评价

时间:2022-08-31 06:50:17

金堂县工业化进程测度和评价

摘要:今年7月,省、市相继召开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在新的时期,合理判断与深化认识金堂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及国内学者研究,采用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构建工业化综合指标评定体系,测算和分析了金堂县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金堂县;工业化水平;指标评定体系

一、工业化综合指标评定体系构建

综合刘易斯(W.A.Lewis)、钱纳里(H.Chenery)、库兹涅茨(S.Kuznets)等国外发展经济学家和胡欣、廖元和等国内学者的有关理论,参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我们认为工业化是一种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1.指标的选取

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等相关指标反映出来。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可行性及可比性,本文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指标,构造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标评定体系。

2.建立指标评定体系

参照H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一书中对工业化过程大体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设计,再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际国内经验估计,确定了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见表1)。为各指标的权数值。其权数按重要程度设置,通过借鉴有关研究及征求有关专家意见,设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指标权重值依次为0.25、0.15、0.15、0.18、0.16、0.11。由于对各等级值简单取整反映变化过程和地区差异不明显,故采用等级值取小数,从而使工业化渐进过程和地区差异充分显现出来。其计算方法是:以下限定等级,余数与组距对比取小数,加权算术平均确定综合等级。

3.综合测度实证

实证的目的在于检验工业化各阶段指标权重值是否恰当,综合指标的测度是否有效,能否起到纵向看进程、横向看差异的作用。现测度2001-2010年全国工业化进程(见表2)。

根据表2中的测算结果,2004年我国工业化进程综合等级值为2.95,接近工业化中期,2005年工业化综合等级值为3.04,我国已整体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测算与国内相关研究基本符合,应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二、综合测算金堂工业化进程

建国60年以来,金堂工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国企改革,狠抓招商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金堂的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200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坚持招大引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逐步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1.金堂工业化发展水平

经测算(如表3),2008年综合测度指标等级值为2.14,金堂整体步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到2011年综合测度指标等级值达2.55,蓄势向工业化中期加快推进,工业总量和发展质量双双加快发展,预计到2014年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产业研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依托工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五是坚定不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重点推进“三项核心制度改革”,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尽早建立户籍和居住一元化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提高保障标准。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上一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西方经济理论分析 下一篇: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有效保障施工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