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裙装令”与体育美

时间:2022-08-31 05:28:59

羽球“裙装令”与体育美

摘要:从羽球“短裙令”提出后各国、部分运动员以及美学专家的反应入手讨论体育美的欣赏问题。

关键词:羽球“裙装令”;体育美

一、羽球“裙装令”的产生与“天折”

早在2003年,国际羽联曾建议女运动员穿裙装比赛。2011年3月,世界羽联出台规定,要求从2011年5月开始,女选手在大奖赛以上级别的赛事中必须穿裙装比赛,并且这是强制性规定。2011年4月22日世界羽联宣布,鉴于部分羽毛球运动员对于“裙装令”提出异议,该项改革将延期至6月执行。6月1日开始,世界羽联将强制执行女选手穿裙装比赛。并在吉隆坡大会上在次强调裙装的强制性,表示从6月1日开始监管这一规定。延期之后,“裙装令”将在6月14日开打的新加坡公开赛上首次执行。但因众多羽毛球强国纷纷提出异议,世界羽联做出退让,先是给出“只要最外层穿裙子,里面穿短裤、长裤、都可以”的实施细则,随后又将原定5月生效的“裙装令”推后再议。

世界羽联第一副主席派桑曾表示,将在青岛召开的年度大会上讨论是否确实要在6月推行“裙装令”,还是就此废止它,但这次会议却没能产生最终的结果。在青岛出席苏迪曼杯的世界羽联主席姜荣中表示,今年3月世界羽联颁布的“裙装令”因为各队的反对声高涨,不得不无限期延长生效期。

国际羽联项目总监达伦帕克斯表示“裙装令”并不是不顾女运动员的感受,这项规定不但不会对她们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促进女子赛事的发展,提升她们的人气。也是出于拓展羽毛球市场的需要,国际羽联才开始倡导裙装。

世界羽联第一副主席派桑曾在官网上表示,“裙装令”是为了通过运动员的着装更好地推广羽毛球,希望各会员协会和运动员能够理解。并表示“裙装令”绝对不是歧视任何。

世界羽联主席姜荣中表示世界羽联引入“裙装令”的初衷,是希望在羽毛球比赛中融入更多美的元素。

在国际羽联推出“裙装令”后招来了诸多羽球强国的反对,不仅亚洲各协会明确表示反对,就连丹麦、瑞典这样的欧洲传统羽毛球运动强国也加入了反对行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该项政策在出台前,国际羽联并没有充分征求各协会的意见。

二、运动员对“裙装令”的反应

王仪涵在2010年大师赛中着漂亮的裙装登场比赛摔倒,对于“裙装令”她表示如果大赛不是特别规定不会考虑尝试裙装。王适娴、汪鑫、卢兰表示不排斥,只是不太适应。假小子的女双组合于洋和杜婧认为穿裙子打比赛太难受,注意力还要在腿上。谢杏芳也曾表示,穿着裙装担心走光。王琳称心里排斥“穿裙令”。

印度双打女运动员古塔认为不能强迫所有人都穿裙子参加比赛,应取决于运动员的个人意愿和舒适程度。印度女选手塞娜。内维尔更希望穿短裤而不是裙装参赛。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女选手则称,“穿裙令”让她觉得难以接受。“短裙会妨碍比赛动作”。

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日本羽毛球女队的比赛服就一直以裙装为主。所以“裙装令”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男运动员鲍春来表示“裙子应该做得更合适一些,让女运动员穿得舒服最重要”。

三、美学专家对“裙装令”的反应

时尚界知名生活美学专家臧芬远认为女运动员的着装从短裤变成短裙将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女运动员穿上短裙一定会是更漂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更大。比如网球、花样滑冰等项目女子就是穿裙子,大多数人也都认为这样更有美感。”臧芬远说,除了短裙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外,臧芬远也认为裙子更能体现女性的柔美,“短裤来说比较中性,而裙子更有女人味,穿裙子使运动员显得更加漂亮,比赛也会更加赏心悦目。”在臧芬远看来女运动员换裙装是一种时尚的趋势,“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现在的运动服饰都越来越有设计感了,比如注重腰身的设计啊、加入流行元素啊,众所周知裙装更突出女性的特点,女运动员穿上裙装也可以融合自己的风格,体现自己的品位。”

四、体育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的自然美是指体育美在表现人的自然本质时,是以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造型等物化手段以及人体的匀称和谐、对称的物质形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所呈现的美,即身体素质美、技术战术美、技术风格美等。

体育运动的社会美是指体育美在表现人的社会本质时,它是以从事体育运动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风格、作风等为手段塑造的人体的内在美,即意志品质美、智慧美和思想作风美。

五、羽球“裙装令”与体育美的冲突

国际羽联提出“裙装令”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提出的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却并非如此。首先,服装美属于体育运动自然美的范畴。那么裙装一定比裤装美吗?答案是否定的。一项体育运动的美取决于很多方面,在第四点中我们已经提到。其次一项体育运动美的欣赏笔者认为有很多方面组成,服装美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但国际羽联的做法却是在无形中夸大了服装美的功能,并采取了强制的手段,因此引起了一致的反对,可想而知这项举措最终只能以“裙装令”的“夭折”结尾。

参考文献:

1.京华时报,2011年5月8日,第019版.

2.广州日报,2011年4月23日,A14版.

3.htm://news.省略/b/20110423/144033.html.

4..

8.http://news.省略/sports/zonghe/detail-2011-05/18/64738470.shtml.

9.张娜主编,体育美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总体性\持续性与主体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