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法律体系下中美贸易摩擦研究

时间:2022-08-31 04:38:47

WTO法律体系下中美贸易摩擦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与日俱增。在现有WTO法律体系下,分析中美贸易的摩擦现状及其成因,评述现有解决摩擦的制度,提出有效的贸易摩擦解决方案,为中美两国的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创想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中美贸易;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美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迅速的进展。不管是贸易金额,还是商品结构的覆盖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增长与扩大。中国在2014年1月公布了2013年的数据,显示该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这也意味着中国在通往超级大国地位的道路上,又跨越了一座里程碑。美国2006年还是127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7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仅仅5年之后,两国的地位就互换了,中国成为124个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的数字减少至76个。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5590亿美元,同时,美国的贸易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1981年,也就是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年,双边贸易额仅为50亿美元。纵观过去几十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同其他重要或主要的贸易关系一样,中美贸易关系在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新近的一轮贸易摩擦首先发生在美国对中国某些纺织品进行进口限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法院裁决了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倾销。而后又对从中国进口的家具产品进行反倾销。中美贸易摩擦接二连三地发生,引起了中美两国政界与经济界的不安。

(二)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2.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华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美国在15年内仍可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导致美国对世贸组织《反倾销条款》的滥用。2003年美国加大对华反倾销调查力度,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实行配额限制,是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典型表现。

3.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美国一些利益集团从冷战的角度看待中国,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15年前后,不论其政治制度如何,都将对现存的世界格局形成挑战,都会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美国时不时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其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

4.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自身的问题。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出口秩序混乱。中国的出口企业对国外市场动态了解不及时,不能快速改变战略,处于被动状态。

二、WTO法律体系下的争端解决机制

《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附件二《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是世贸组织关于争端解决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适用于乌拉圭回合各项协议下可能产生的争端的一套统一规则,确立了WTO法律体系下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WTO的DSB机制。争端解决机构是由争端解决机制建立的,DSB是WTO发展的创新,是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石。DSB由135个成员方参加,实际上与总理事会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它受总秘书处的领导。DSB的主席通常与总理事会的主席不是同一个人,DSB的主席采用轮值制,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每年轮流担任。DSB建立了常设的上诉机构,这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常设上诉机构有7名成员,任期为4年,对某一案件由其中的3名进行审议。上诉机构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其秘书处在机构上不同于WTO秘书处。上诉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判例的和谐性,负责处理争端各方对专家组报告的上诉,但上诉仅限于专家组报告中有关法律问题和专家组详述的法律解释。

(二)“反向协商一致”与“授权报复”原则。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引入“反向协商一致”和“授权报复”原则,有力地促进了WTO司法体系的建立和各成员运用这一机制的积极性。这与GATT时期,专家组报告由于少数缔约方的作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得到通过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同WTO争端裁决的总数相比,最终导致授权报复的约占10%左右。报复是指败诉方不执行裁决,胜诉方经授权后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而实际上败诉方未执行DSB裁决、胜诉方也未申请的情况还有不少。

三、WTO法律体系下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

(一)利用多边机制解决贸易摩擦。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争端我们应熟悉和适应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在实战中积极利用世贸组织多边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并在贸易摩擦中处于有利位置,学会运用争端解决机制。国人应当加快熟悉规则的步伐,特别是要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为抑制贸易战,打赢贸易战做好准备。

(二)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解决贸易摩擦。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市场预警,政策预警和政企沟通。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需要加强三个主体的作用一个是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要跟踪一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与出口激增,进口与出口价格急速变化的产品驻国外新闻记者也应具备极强的经济意识,及时跟踪和报导国外反倾销或限制进口的动向性信息,特别是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要进行详细报道。二是建立对政府有影响力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以发挥其协调,谈判和行业约束及服务的功能行业协会,积极主动地应对,指导、协调涉案国内企业参与应诉,力争取得对我有利的结果。三是国内企业不但要学会规则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更要学会如何避免摩擦。我国应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三)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减少贸易摩擦。我国目前被指控倾销的产品大多是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本身很容易被替代。事实证明,技术层次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容易被反倾销,从而减少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摩擦。因此,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还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都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只有让产品本身具有一种价值感,才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反倾销,另一方面又形成稳定的顾客群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国产品在世界消费市场的信誉,走品牌竞争的策略才是出路。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创新,并尽可能给企业更多途径降低维权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创造条件到国外申请专利,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外市场获得创新所带来的利润,降低出口中知识产权问题带来的风险,还可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张乃根.论WTO法下的中国法制变化[J].法学家,2011(1).

[2]付树农.浅谈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J].青年科学(下半月),2009(8).

[3]谢军巧,彭娟.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23).

[4]罗水香,李裕鸿.浅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上一篇:气象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困境刍议 下一篇:剑道独尊|剑绝天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