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归处

时间:2022-08-31 01:19:02

我是从讲台上认识张悦老师的。

2003年秋,我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员不久,主办了浙江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大赛,要求一个地市派一名代表参赛。由于多年没有举办这样的大赛,各地都派出了顶尖商手,衢州童志斌、杭州郭初阳、台州包建新、嘉兴蒋雅云、绍兴陈阿三……可谓群英荟萃,俊采星驰。宁波市代表是张悦老师,执教《长亭送别》。记得她穿着一袭类似旗袍的绛紫色短袖长裙,姿态优雅,言语轻柔。她说出来的话是在心里打过转的,经过内心体验感受过才说出来的话,别有个性情味。

这堂课她没有说要教什么知识内容,诸如戏剧知识、写作方法、主题思想、深刻内涵之类常见的教学内容都避开了,而是带者学生走进崔莺莺的情感世界。走进人物情感世界的方法有很多,她以“泪光盈盈处的离愁别恨――走进崔莺莺的情感世界”为小课题,进行课堂探究式的学习。课上得很成功,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

七年过去了,今天如果要我推选一节文学作品体验教学的经典课,还得张悦的《长亭送别》。

体验、移情想象是文学作品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方法,我经常以她这堂课的实例说明这个道理。当时的课堂情境至今还清晰在目:老师要女生把自己当作崔莺莺,嘱咐张珙。对男生说,你们就是张珙又有什么要表白的?学生性格差异,性别不同,内心的想法和担忧也不一样。表现得率真、有趣。

女生说:张生考中了,会另寻高就。男生说:张生考中了,莺莺会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女生说:不要哀伤,有情人终成眷属。男生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儿女情长。

有的女生很体贴,嘱咐说: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有的很直白,要张生考中后快快回来。

次年,我们推荐她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这次比赛是提前半天抽签定篇目,张悦老师抽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是一篇经典散文,文眼是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大多数教师教这篇课文都会围绕这句话分析文章特点和写法,可是张悦老师关注的是文字的背后站立着的人,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她的教学话题是“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走近郁达夫”。这是一个新的视点:从作者的心灵去读文章,以读文章来了解作者的心灵。这样的教学构建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与作者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生命的。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文学作品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由此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

这堂课获得了一致好评,被评为一等奖。记得当时坐在颁奖仪式主席台上,陈钟梁先生私下悄悄对我说:如果校长要从中选一位优秀教师带走,他会选张悦。

2D05年浙江省中语会年会上,她开设了作文教学示范课,专题是“讴歌亲情,写得充分”。这堂课被人教社作为教材配套资料,刻录成光盘。海南一位教师看了以后,在博客上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傍晚,夕阳透过向西的纱窗,斜斜地进入我的房间。

泪花,在脸上绽开;因为我正在看张悦老师一节题为“讴歌亲情,写得充分”的课。……张老师却上得让听课的学生们泪光闪烁,上得让我这个老汉子满脸泪花……这其间奥妙在哪里呢?

是的,她轻盈地飞起来了,扇动柔韧的翅膀,轻灵地飞翔在杏林中。烈日下带来清风,暴风雨中给人宁静安详,给一沟死水注入清流。全国有20多个省她去上过示范课、观摩课,或者做过讲座。内蒙大草原、长白山脚、海南岛上、黄河之滨,她的言语感动、折服、倾倒许许多多学生和老师。有数十博主、网主描述、介绍她,为她感动、流泪,感谢她、钦佩她。

如果要我推选一位代表浙江省高中语文教学风格的教师,还得是张悦老师。她爱教育,爱学生,爱语文,把这一切放心里,用爱沟通了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她是一位有悟性的,有灵气的老师,没有约束在规范知识的范畴内,不受纯粹概念的束缚。她的课堂灵动不滞,富有人文内涵和生命体验。

张悦好像一直在读书、读书。

有人描述:

在休息的间隙里,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侧影:坐在专家席上的张悦手捧一本厚书在读,我不知她在读什么书。王尚文教授说她在短暂的飞行中也读,无论是一边的喧嚣还是邀游蓝天的舒畅都影响不了她对书籍的挚爱。

浙师大学士学位,第一批教育硕士毕业,各种各样的研修班……现在她在读马列主义哲学博士。她从未宣扬过自己的学历,不像有些人读博士是为了镀金装点门面。我是在上海师大王荣生先生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得知的,当时并不以为然。我承认马克思主义源自西方哲学历史的土壤,它填补了旧的沟壑,开拓了新的领域,具有资产阶级蓬勃兴起的时代特征,对人类哲学思想是有贡献的。但是这些贡献对当代语文教育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如果简单的以马克思的阶级论、矛盾论,即使是我们常说的实践观介入语文教学,也将会导致人性毁灭的灾难。其实我错了,是我们曾经以愚昧、无知扭曲了马克思主义,自以为神圣却犯下大错,把自己推进了黑暗的深渊,却把罪恶归源到马克思主义。

她说:“要看他的思维方法。”

“他的思维方法的价值在哪里?”我问。

一是关系。“我”存在于对象之中,你我共生,你和我的关系不能分割。我们之所以把这个人叫做“彼得”,是因为另外有一个叫“保罗”的人的存在。

二是批判。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我们的语文教学非常缺乏反思批判的精神。

三是实践。马克思从黑格尔的精神黑洞里退了出来,完成了哲学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向,克服了形而上学的缺陷,使哲学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天,她给我寄来一本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网上下载,打印,装订得很细心。她说:“胡老师,这本书很好。”

很惭愧,我的确不知道马丁・布伯何许人也。压根不知道《我和你》《人与人之间*是西方闻名遐迩的经典著作。我的大脑跳出熟悉的西方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笛卡尔、罗素、海德格尔、狄尔泰、哈贝马斯……很遗憾,没有马丁・布伯。

但是布伯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张悦。

布伯认为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之中,一个是“它”的世界,一个是“你”的世界。“它”的世界是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人也栖息在“你”的世界,我接近“你”,与“你”相遇,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崇高的爱的需要,而是把“你”当作我的整个世界,用我全部的生命。

人行走、消逝在绵延的时间长河里,更多地是生活在“它”的世界,又挣扎、反抗“它”,渴望栖息于“你”的世界中,由此造就了入的精神、道德与艺术。张悦老师在《和你在一起》里深情描述了自己的反抗和追求。“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她把自己从事的教育,人的教育,语文的教育,视为“你”的世界。渴望在“你”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悦。

她对教育的爱、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不是视为对象的爱,不是为了成功实现某个目标或理想的爱,而是放在心里小心地呵护它,把它视为自己栖息着的、深爱着的文化圈,与它融为一体,不分不离,甚至不愿有一点细微的裂痕的爱。

我不知不觉又用了“它”这个词,因为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你”的世界里,任何“你”的世界都可能瞬间转为客观的“它”的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现实的土壤中,为了功利的目的,必须不断探寻“它”的概念范畴、知识系统和规律,却常常想要和“你”在一起,享受无我的美。这是语文教师的痛苦与悲哀,也是语文教师的愉悦与幸福。

上一篇:努力打造辞书建设的新局面 下一篇: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