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08-31 12:14:00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 “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出发,简单阐述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紧迫性,并重点就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师型 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性质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规划,从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但是我国的多数高职院校是在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中专通过改名或合并升格而来,教师来源主要是原学校的教师和从普通高校招聘的本科或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些能够真正指导学生实践的实训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采取何种措施,通过何种途径,尽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技能拔尖、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满足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要,成为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鲁教师字[2011]3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80%。”按照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到2015年要达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的规定,各高职院校还必需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结合国家和山东省相关政策,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重点考虑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成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文件,设立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兼职教师聘任推进项目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4个项目,为此,中央财政将投入至少26亿元,支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目标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文件中指出:2011-2015,国家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

从国家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将按照“系统设计、多措并举、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的思路,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推进,大幅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各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一是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二是帮助选派的教师制定培训计划、目标和任务等;三是要对结束培训返校的教师做好培训考核工作,确保培训效果。对兼职教师岗位的设立,一是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的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二是对所聘兼职教师的条件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聘到的兼职教师是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考核和薪酬管理,确保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

3.2、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挂职锻炼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兼职或阶段性任职,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和最有效方法,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科研单位,采取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等形式,进行为期不少于一年的专业挂职锻炼。教师跟随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工程师、岗位技术工人上岗实习,了解和掌握生产现状、工艺过程和岗位特征,特别是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记录生产运行参数,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环境保护及生产、建设工程等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等,获取生产运行操作、设备维护检修、故障诊断排除、工程预算编制、网络系统维护等第一手资料,为运用实际案例教学、提高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储备资源”。为确保教师挂职锻炼效果,学校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此项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如检查调研记录、实地查看查访,组织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对其进行考评答辩等。

3.3、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联系的纽带,可组建一个网络搭建校企信息沟通的平台,促进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基地是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经科教结合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战略,建立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紧密式的联系,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业务实践,参加企业的科研课题研究,参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学校也可以利用本校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或直接兴办校办产业;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勇于承担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在产学研结合的实战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联系,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4、利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

以在职培训为主,重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兼顾后备教师的培养、在职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工作原则。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网络。职教师资基地的专业设置覆盖所有的职业领域和职业院校的主体专业,培养培训内容基本满足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需求,各职业院校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每年有计划的派出教师参加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学习培训,或者聘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3.5、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有利于激活竞争机制,有利于校企结合,拓宽学校办学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聘请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聘用富有经验的一线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能为教学注入强烈的职业信息。兼职教师将行业中最新的技术、规范、信息引入教学,将熟巧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职业经验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职业意识的强化。兼职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兼职教师所引入的职业营养也会不断滋润专任教师,有利于专任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兼职教师来自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他们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前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这对学校更加准确的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开发新专业和优化课程内容,培养适应性、针对性较强的高等技术性应用人才,为地方和行业服务。聘用兼职教师可以缩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距离,使学校的教学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行业的支持,兼职教师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学校可通过聘任兼职教师来增加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之间的了解和联系,这对学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实习上岗的安排和毕业生就业都会带来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1月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

上一篇: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分析研究 下一篇:浅析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中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