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观察美债危机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11:44:32

冷静观察美债危机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各国刺激性经济政策逐步退出,新的产业革命尚未有效启动,制造业生产和服务业商务活动均又明显减速,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前更为复杂和诡谲。尤其是素来标榜“牢不可破”的美国金融体系,险象环生,根基动摇。8月5日,美国信用首次失去近100年的3A评级,标准普尔宣布把美国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为AA+,并将其评级前景定为“负面”,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和对全球经济会否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忧。8月8日,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5.5%,沪深两市一日蒸发1万亿元市值。全球经济向何处去?对浙江的影响如何?都值得我们认真分析思考。

对美债危机的危害性要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美债危机的危害首先在于“失信”。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基石是信用。2008年下半年,源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大量违约和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破裂,就引发了一场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暴露出美欧等国长期负债消费、透支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弊端。然而,3年多时间过去了,美国“借债成瘾”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反更加严重,不得不“印票子”、依靠财政赤字的扩张来减少和转移自身困难。因此,美债危机是对目前美元主导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从以前的企业经营危机,演变为目前的美欧财政危机。势必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

美债危机具有“连锁”效应。受美欧债务危机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黄金升至历史高位,人民币升值加速。始于希腊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最近,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亦卷入漩涡之中,又传出法国将被信用降级,引起市场恐慌,大有火烧连营之势。而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受挫,危及当前本已脆弱的经济复苏,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加严峻。美国为免于经济二次探底,必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剧流动性泛滥和全球通胀化压力,使正在艰难复苏进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美债危机的危害性还表现在“远虑大于近忧”。8月2日。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暂时解除了美债违约风险,但美债危机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一大隐患。目前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经从9年前的6.4万亿美元增加到16.7万亿美元,而未来10年美国的赤字仅承诺削减3万亿美元。美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这种承诺,还是一个未知数,况且我国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约三分之一投资在美国国债上,假如有朝一日美国在削减债务时遇到国内政治的阻碍,面对违约和转嫁债务的两难选择,我们的处境将会比现在糟糕。对此,必须认识美债危机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充分准备,妥善应对。

美债危机对浙江的影响不可避免、不容轻视

浙江经济外向度高,与美国有着紧密的经贸活动。美国是浙江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也是浙江的第三大进口市场。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的10年间,浙江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6.9倍,年均增长21.4%。美国也是浙江主要外资来源地之一,目前已有23家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浙江投资了32家企业。近年来,浙江企业对美投资发展迅速,截止今年4月,我省经审批和核准在美国设立的境外企业和机构计710家,占我省境外企业数的15%,美国已成为我省境外投资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今年7月,赵洪祝同志率浙江代表团在美国盐湖城以及印第安那州、新泽西州签约项目32个。协议金额40,5亿美元。开展更加紧密的经贸交流与合作,需要稳定、诚信、平等的经贸环境。

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和上行的可能性同时存在,相互掣肘。美债危机对浙江影响虽不直接,但它将给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也必将给浙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财政增收幅度有限,同时削减财政开支之路布满荆棘,最终结果是美国政府依然要靠举债过日子,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因美债违约而大幅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我省出口和经济增长很难独善其身。具体分析,美债危机对浙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低增长”。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中长期低速增长的时代。除了德国、日本等几个国家保留占GDP不到20%的制造业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多少工厂,却拥有很多财富,这些财富主要来自金融业。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金融业仅占美国人薪酬总额的3%,而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4%。如果美国债务危机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将从需求方面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其影响可能不会亚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浙江而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民间创造活力明显增强,但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问题突出。全省年产值超10亿元的312个特色产业区块,大多处于供大于求的竞争性领域,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利润十分微薄。今年7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0.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5%,为近三年来最低。美债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增长将会低于预期水平,浙江在全球经济“弱增长”格局中实现自身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

二是“高通胀”。为了弥补财政支出削减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美国必然采取低利率政策,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使我省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定物价难度更大。价格是经济活动的主轴。过去几十年,我们持续推进工业化,从农业吸收了大量社会资源,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而“投资饥渴症”在各地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极易产生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导致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升而推动价格上涨。资源供给总是有限度的,而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源消耗无穷无尽,供需基本矛盾决定价格走高将是一种长期趋势。今年7月份。浙江CPI同比上涨6.3%,PPI同比上涨6.4%。价格水平继续高位运行。美债危机发生后,将使我省经济政策调控处于“内忧外患”的地步。高物价,抬高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高成本+微利”成为常态现象。

三是“多难题”。美债危机将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继续下降,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991,升破6.40,而176个基点的单日升幅也创下逾9个月新高。按浙江现有出口体量测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升值0.1元,浙江出口汇兑损失约16亿元。事实上,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在平稳发展中,也已出现一些值

得警觉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用工荒、电荒、钱荒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企业处于开工不足的状况。随着人口“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企业从季节性招工难演变为常年性用工缺口,人口“未富先老”问题和企业用工问题日益突出。去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提高银行利率,个别行业遭遇银行停贷。今年,浙江又遭遇7年来最严重“电荒”。预计最高统调用电负荷需求5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9%,缺口比例将达总用电量的1/7左右。美债危机发生后,新的不确定性增加,推动浙江发展面临新的难题。

把“防胀、防滞、防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

这次美债危机也给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美债危机的根源在于投资与消费、实体与金融严重背离而形成的结构性“失衡”,导火线在于“失策”。传统上,美国经济靠技术进步、产业创新、刺激企业活力等手段拉动。而2008年美国政府为应付金融危机,出台的政策只靠简单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产业上没有进行创新,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政策力度过大,政府举债过多。通过提高财政赤字来推动经济,在政策上是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教训,着眼于趋利避害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政策调整,进一步深化“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经济工作思路,把“防胀、防滞、防缩”作为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努力把美债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一要缓解“通胀”压力。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浙江民营企业多,中等收入人群庞大,城乡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对物价的承受能力总体较强。但也要看到,浙江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提高工资标准等转型政策,都将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美债危机发生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传导性增强,随着PPI向CPI传导,物价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的隐忧凸显。无论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还是前阶段“菜贱伤农”和最近的“猪价飞涨”,都由原材料价格波动在产业链逐步向下传导而引起,无孔不入的游资炒作起到放大作用,都会增加产业链下端的经营难度。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价格调控措施,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建设,科学合理调节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的供应,努力缓解价格矛盾和通胀压力。

二要防止经济“滞胀”。细观我省经济数据,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物价水平“往上走”;另一方面,企业利润和全省GDP增长呈下降趋势。目前,我省虽然还没有出现媒体报道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企业“无钱的贷款难、有钱的缺少项目、有项目的却不敢投资”的现象却并非个别,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市场话语权的企业困难更大。美债危机后,摩根大通公司估计,全球财政调整可能即将到来,数额略高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1个百分点,这次调整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主,势必对浙江造成冲击。高成本、高通胀、高风险所带来的迷乱和阵痛,以及美欧债务危机对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影响。意味着浙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敏感和复杂的时期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部的依存度。通过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来确立消费主导型经济,依靠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停滞化危机。

三要防止经济“萎缩”。菲律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世界银行曾称其为“未来经济强国”。但是,由于两极分化和通货膨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菲律宾经济发展的车轮裹足不前,甚至出现萎缩。2000年时人均GDP为3600美元,2005年达到5000美元,2009年又回到3100美元。贫困人口占到1/3,而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使菲新增412万贫困人口。如果对经济停滞视而不见,就会造成经济倒退。近年来,国际需求长期不振,浙江经济总量又很大,一些在高速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美债危机发生后,浙江尤其要防止经济出现拐点性、转折性下滑。从目前全球环境看。如果我们依旧在细节上纠结,在战略上不作出实质性的转型,将使我们的经济发展陷入另一种泥潭。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浙江制胜之道。

上一篇: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 下一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