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性质之我见

时间:2022-08-30 11:31:50

赠与合同性质之我见

[摘 要]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对赠与合同性质的理解应当坚持以我国立法精神为立足点,结合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具体规定予以把握。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单务、无偿、不要式的诺成性合同。

[关键词]赠与合同;性质;理解

我国《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公证是公证机构经常办理的国内民事公证事项,在办理赠与合同公证过程中,要求公证员熟练掌握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下面是我作为一名执业公证员谈谈对赠与合同性质的理解与认识。

一、赠与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是有名合同

赠与合同是合同法中规定的有名合同。赠与合同不同于赠与行为,因为赠与是赠与人的单方法律行为,而赠与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是以赠与为内容的协议,要求当事人之间存有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如果仅有赠与人的意思表示,而没有受赠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赠与合同就无法成立。赠与合同体现的是赠与人将财产赠给受赠人的财产关系,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以强凌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二、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赠与合同的标的是受赠人无偿取得的财产利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称为赠与财产,因此,赠与合同体现的是财产所有权,而不是其他物权。第一,赠与合同中赠与人赠与的财产必须是赠与人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也就是说赠与人是财产所有人,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属于他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的人,对于将来必然获得的财产也应包括在赠与财产之列。第二,赠与合同中赠与人赠与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可以是所有权的全部权能,也可以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第三,赠与标的可以为有形的实物。如房屋、存款、首饰等。也可以是无形的财产权利。如票据、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形式。

三、赠与合同是单务、无偿合同

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只承担将赠与物无偿地交付给受赠人的义务,受赠人并无对待给付义务,而受赠人只享受接受赠与物的权利,故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不享有双务合同当事人可享有的合同履行抗辩权,也不要求受赠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样可以成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赠与人不能以受赠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为由而主张赠与合同无效。赠与合同只有赠与人负有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义务,受赠人没有承担相应的对价。根据权利义务相对应的原则,赠与人也应当享有与其义务相适应的权利,故合同法规定了赠与人对赠与人享有撤销权,而没有规定受赠人撤销合同的权利。

赠与合同的无偿性是指合同的成立不需要对价。但不排除附义务的赠与,受赠人义务的履行就要求自己获得赠与。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依约无偿转移其赠与物的所有权于受赠人,受赠人取得赠与物的所有权而不必向赠与人为相应的对待给付。但因赠与人的过失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受赠人有权请求赔偿。如赠与人故意不告知其赠与财产之瑕疵或保证无瑕疵的,对受赠人因物之瑕疵所受的损害应负赔偿责任。

四、赠与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合同形式,我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当事人订立赠与合同依法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赠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要求必须经过批准或登记,符合不要式的合同的构成,所以赠与合同是不要式合同。赠与合同既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又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在合同订立后办理公证证明。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也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不影响赠与合同的成立。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主要是针对特殊的赠与物,如针对不动产而专门做出的规定。例如,赠与房产的,应当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五、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赠与合同的诺成性还是实践性是赠与合同性质最有争议、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维护诚实信用的原则出发,赠与合同应为诺成性合同,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符合法律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多数学者支持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的观点,笔者赞同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的观点。下面是对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的几点认识:

第一,我国合同法未明确规定以赠与财产的移交作为赠与合同的生效要件,但从我国《合同法》立法的整体来分析,赠与合同具有诺成性。合同法第185条有关赠与合同概念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条规定已表明赠与合同的诺成, 是指赠与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受赠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

第二,合同法第186条第一款“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的规定表明,赠与合同的成立仅仅需要赠与人与受赠人就无偿转移财产意思表示一致,而无其他任何条件,“一诺即成”,因而是诺成性合同。既然赠与人在赠与物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已经成立”的赠与,也就是承认了赠与物权利转移之前赠与合同已经成立,也就是说赠与合同的成立不以交付赠与物为要件,而只需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因此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合同法第189条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此条规定并不与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相矛盾,这里“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一般应指在赠与物仍为赠与人占有的情况下发生。既然规定赠与物尚未交付,所有权尚未转移,赠与人使自己的财产毁损、灭失情况下,赠与人要对外承担责任,那么唯一解释就是赠与合同在此种情形下已经成立,由此,进一步说明赠与合同的诺成性。

综上所述,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单务、无偿、不要式的诺成性合同。我们对赠与合同性质的理解,应当坚持以我国立法精神为立足点,结合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具体规定,做出全面考虑,才能准确把握赠与合同的性质。

参考文献:

[1]《公证实务操作全书》.

[2]王利明.《合同法研究》.

[3]陈小君.《合同法学》.

[4]李建华.《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

[5]李毅. 《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实务操作指

南》.

[6]陈小君.《合同法新制度研究与适用》.

上一篇:浅谈现阶段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