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30 09:19:13

试论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涵义,针对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与认知分析、节约型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涵义

节约型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建设节约型园林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园林绿化行业更好的发展的前提。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根本实质与内涵是园林绿化中的可持续发展、低成本等特性。

二、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与认知分析

1、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

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运用植物构建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同时围绕着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区建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植物的功能。以生态理论为建造的基础,建造一个高效、稳定的园林城市,实现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保证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发展则必须优先保持自然生态,使开发建设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分析

(1)建设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日益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会严重阻碍我国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对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激增,城市绿化用地逐年减少,给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增加了困难。为了在这一条件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景观效应,以获取更高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应当不断调整园林的绿化措施,采用优化模式,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时展需求,在解决城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城市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且能够显著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如盲目的开发与建设,对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甚至有些项目未经细致的实地考察,而盲目的照搬经验,这些都不利于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发展。

三、节约型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盲目建设园林绿化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中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园林绿化的建设。实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的提高是以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和文化的资源、提高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然而当今社会有些城市过度注重经济效益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破坏水环境和水质,破坏水平衡,盲目的开湖和填湖。一些地方的自然景观被开发和破坏,从而打破了生态平衡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一些城市过度重视现代化建设,形成了浪费奢侈的不良现象,与节约型园林建设不相符。

2、过分强调园林绿化的表象

过分重视了经济效益而忽视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只关注了园林绿化建设给城市带来的表象优势,却不注重园林绿化建设对于生态的平衡和城市的环境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使得园林绿化没有起到对环境很好的改善,对宝贵的资源的一种浪费。一些城市过度的建设广场、灯光等,既浪费钱,没有建立良好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也体现了重视园林建设所带来的表象给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1、保护和发展城市生态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地域的物种可以形成群落,而城市的群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因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当中,应当首先选择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物种,并在此基础上对物种的布局进行改善,从而促使当地的绿化形式更加合理。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之前,应当先对城市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建立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同时,使得绿化物种得以丰富,从而提高城市物种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将园林绿化施工所产生的破坏降到最小程度。另外,在绿化施工之前,还应当通过调研找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引进新物种,从宏观上改善生态绿化建设。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在于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实现园林绿化群落垂直结构的同时,并形成一定的层次,从而为植物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规划设计合理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制定长远的计划,要学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尽量减小草坪的单纯空间,加大绿地和树林空间。要尊重和保护城市原有的自然资源,不能大肆开发,要考虑养护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到节约型园林绿化

3、、发展空间绿化,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不影响城市绿化用地的前提下,对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绿地、水面、苗圃等实施有力的保护,尽量以最小的改动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用最少的绿地打造高效的园林绿化环境,使得每个人工元素都能被覆盖绿色元素,走出一条节地型绿化道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如人口密集的区域,土地资源比较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墙体进行垂直绿化,或在桥体等地方实施绿化。采取空间绿化,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增加氯含量,而且还能具有滞尘、降温等作用,将绿化用地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加强城市建设,有效协调城市建设与绿地保护的关系,做好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自然山、树与湿地等,对城市中的大树、古树做好存档管理,加强管理,减少再开发和再改造,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

4、促进节水型园林绿化形式的开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全面贯彻节水方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由于滴灌技术能够在很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因而在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可以加大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节省水资源。其次,加大对抗旱植被的研究与推广,从而减少绿化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减少绿地用水。再次,提高节水意识,城市建设领导应当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绿化方案,严禁因个人喜好而影响绿化建设。最后,采取因地制宜策略。由于生长在当地的植物能够更好适应当地的自然生长调节,因而可选取当地植被进行园林绿化,提高成活率,对建设节水型园林绿化非常有利。

5、加强园林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

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园林从业人员是建造园林的执行者和设计者,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绿化的好坏。具体来讲:一是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优秀的园林设计人员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代的挑战,担当起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二是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只有园林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才能提高他们的劳动价值。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办知识讲座,定期增加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奖罚体制,从而调动起从业人员对园林建造的积极性。

6、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绿化建设依附于园林设计,只有完善的规划体系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园林绿化景观。一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围绕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健康性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使制定出的园林规划设计既能得到专家的认可,又能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园林景观经得起专业人员的审核。二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以节约为前提的景观设计,避免在形式上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不协调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独特的设计理念,摒弃那些不切合实际、铺张浪费的设计。三是只有设计人员与业务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园林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再加上人口的日益增加,当前很多资源和能源被过渡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破坏了动植物的生物链,并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能够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陆小马.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13,24:119.

[2]陈瑞娟.探究节约型社会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4,11:66-67.

[3]周丹,张丽花.节约型社会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致富时代,2014,04:11.

[4]张双兰,邱朝霞.浅谈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3:151-153.

[5]张丽雅,白智杰.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河南科技,2013,10:196.

上一篇:浅析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 下一篇:试论电机变频控制节能技术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