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互联网+”就是改变物种

时间:2022-08-30 07:54:54

博洛尼“互联网+”就是改变物种

将设计方案标准化,给客户提供超值的家装服务,并实现从外部管理内部的管理变革,博

洛尼给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转型样本。

演讲嘉宾:博洛尼CEO 蔡明

真正的“互联网+”是什么?是互联网推广?还是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抑或是搭建一个简单的入口?

其实都不是。那么,传统企业,到底如何与“互联网+”接轨,才能成功突围呢?

“当你有护城河,当你对产业的控制力非常强的时候,真正想以互联网的思维来操作的话,这个机会才刚刚开始。”蔡明如此说道。而他认为,“互联网+”首先要改变物种。

将设计方案标准化

客户在购买商品时,最关注的莫过于性价比。而性价比来源于成本减少,通常,成本减少意味着中间层级的减少。

以服装零售为例。一件衣服通过普通商场出售,工厂成本、批发区域、城市、店面开支、营业员提成等,若都计算在内,100元成本的服装需要卖1200元,呈1∶12的关系,是服装在正常流通渠道的销售结构。如果一件衣服在海澜之家出售,这个数据则是1∶4,因为海澜之家不入驻商场。而韩都衣舍,只通过电商出售,250元就能卖,呈1∶2.5的关系。从1∶12到1∶4到1∶2.5,这就是改变物种。

因为渠道的不同,最终的售价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对传统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任何成本结构的改变,显然无法提升性价比。

提升性价比还有一种做法,比如小米家装――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售,卖一单不仅不能赚钱,还要亏损。但是,随着客户的增多,当客户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规模优势体现,成本则会下降,从而反亏为盈,进而实现利润增长。

家装行业是一个低频、高客单、重度决策的行业,客户需求占据了很大的因素。家装设计师代表着客户需求,在企业和客户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但设计师因为有着自己的利益关系,往往会将客户引导到自己认识的材料商,从而获得更高的佣金。

蔡明认为,家装企业无法壮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无法标准化,为此,企业经营者要跟内部员工博弈。

为了减少这种博弈的成本,减少对设计师的依赖,博洛尼与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设计师合作,推出八个风格的50套住宅的装修设计方案,将设计转变成标准产品。

除此之外,博洛尼还将价格体系进行标准化。从施工到建材、到家具、灯具、窗帘以及一个月用量的家庭生活用品,博洛尼全都提供,而这整套下来,价格是每平米1500元,客户可以拎包入住。

通过这种高性价比的价格以及外国设计师设计的高颜值产品,博洛尼完成了“互联网+”的第一步。

一星酒店提供五星的服务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足以说明服务的重要性。

传统的模式是如何提供服务的呢?蔡明风趣地说,如果想让一线的施工工人对某个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通常需要老板吩咐分公司老总,分公司老总吩咐副总,副总吩咐工程部总监,工程部总监吩咐工程队长……如此层层下去,最后到达一线工人时,这句话早已失去了力量。

显而易见,中间层是信息流动的最大障碍。让直接面对客户,真正服务客户的工人自发地提供好的服务,则变得至关重要。

博洛尼推出了一个时光轴应用,将整个装修过程划分为七个大节点,每个大节点包含12个小节点,每个节点都需要客户确认。确认之后,工人将会收到计件工资。

在家装行业,小工长和工人通常会在几个月之后才能收到工资。工资是否能快速到账,是他们的痛点。博洛尼规定,如果工人能让客户给予五星级点赞,那么,他的工资就能“1秒钟”到账。

为了实现“1秒钟”到账,工人就会想方设法使客户满意,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同时还会提供很多额外的服务。比如戴上白手套,给客户开个车门,帮他给手机充电……这样的小细节对工人而言,不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工作量,却能打动客户,让他们给出五星级的评价。

如果施工过程中,工人在连续七个节点上都能让客户给予五星级点赞,最后一个大节点施工完成,客户转发朋友圈,工人就会立即得到5000元的奖励。

蔡明认为,再高的性价比也不能抠门到连激励的钱都没有,而让服务客户的一线员工得到最直接的激励,让他用超预期的服务,让客户给他点赞,这对公司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超预期的服务,是客户口碑营销的核心。五星级酒店提供五星级服务是应该的,谁也不会传播。但一星级酒店提供五星级的服务,就有人愿意传播了。”蔡明说。

外部管理内部

传统企业要想接轨“互联网+”,最为重要的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要改变。如果这两点不变,转型很可能人浮于事或者浅尝辄止。

博洛尼为此创建了社群,有关为客户在两个月期间装修的人,无论是总经理还是一线的施工工人,全都在这个群里。客户只要有需求,在群里“吼一嗓子”,就能立即传达给所有相关的人。

此后,博洛尼创建了数百人规模的研发群,让客户参与研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群却变成了投诉群。一位客户的投诉,会引发其他客户的连锁反应,大家的情绪瞬间被引爆。如此情形下,相关人员只能是加班加点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

可以说,这种方式虽然几乎快将人“逼疯”了,但三个月之后,博洛尼愣是把一个传统型的公司彻底给颠覆了。

蔡明也由此感受到,以往内部管理、层层管理的模式已经过去,只有让外部倒逼内部,从外部管理内部,才是适合互联网的管理变革。管理

(本文根据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演讲编辑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上一篇:万科?开启“事业合伙人”时代 下一篇:第11届“管理中国”总评选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