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蓄水池”:企业继任计划的关键

时间:2022-08-30 06:36:59

人才“蓄水池”:企业继任计划的关键

随着业务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困境,由于发展速度太快,人员规模迅速扩充,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严重的人才梯队断层。怎样让企业人才管理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成为许多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案例:某电商公司抓住了网购盛行的市场机遇,业务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人的问题越来越让高层管理者头疼。

问题一:由于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近两年人员规模迅速扩大,虽然招聘了很多新员工,但企业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中坚力量,很多中层管理职位空缺,导致高层管理者既要花时间考虑整体战略、市场策略等重要决策,还要分出许多精力承担中层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问题二:由于没有后备人选,经常面对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一旦出现核心员工离职,人力资源部就只能找其他人兼任,或紧急从外部“空降”。前者会导致兼任者工作量显著加大,无法长久;而空降者由于缺乏对公司的了解,需要时间适应。因此,很多计划中的工作停滞或者效率低下,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

以上例子反映出企业由于人才储备不足而导致的问题,也带给了我们启示:要让企业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必须在管好现有队伍的同时,制定长远的人才继任机制,关键是建立企业的后备人才库,即人才“蓄水池”。

人才“蓄水池”一方面要有合理的后备人才筛选办法、明确的人才“蓄水池”准入机制;另一方面是建立人才“蓄水池”的退出机制。总之,动态管理人才“蓄水池”,持续对人才“蓄水池”中的人进行考察,跟进员工发展,优胜汰劣。

建立企业人才“蓄水池”的步骤

通常来讲,建立人才“蓄水池”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首先需确定企业的关键职位清单,可通过与企业高层访谈了解企业需求,结合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确定需要建立人才“蓄水池”的关键职位清单。而后,对这些关键职位的胜任力进行梳理,可以采用BEI访谈法和逻辑推导法等方式,建立关键职位的胜任力模型。

人才“蓄水池”进入机制

如何决定哪些员工可以进入人才“蓄水池”呢?其核心是“人才盘点九宫格”。对能力评估通过通用能力测验、结构化面试、360度评估等方式,再结合员工的绩效表现,从两个维度建立人才盘点九宫格,对现有人员进行分类。

根据类型进行差异化管理。最佳者是目标岗位继任人员的优先考虑对象,可以从多角度规划其发展;中坚力量应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其提高绩效水平和能力,尽快达到高评定;表现尚可型,可以适当为其提供进一步的发展机会,帮助其成长;对于失败者和绩效不佳者应进行绩效辅导,必要时可考虑淘汰。

通过建立各个核心职位的人才盘点九宫格,企业可为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员工打下基础,进而为继任计划提供保证。

人才“蓄水池”退出机制

除了人才准入机制外,企业需要定期对 “蓄水池”中的员工进行评定,确定员工是否继续保有留在“蓄水池”中的资格。

企业根据需要,定期对人才“蓄水池”的员工进行评估,重点考察员工的培养效果及成长情况,通过各种测评手段,重新界定员工在人才盘点九宫格中的位置,对于那些没有达到预期培养效果的员工予以重点关注,考虑修改提升计划,同时淘汰掉不符合要求的员工,保持人才“蓄水池”的流动性。

通过上述方式,为企业每个关键职位建立相应的人才“蓄水池”,提取相应职位的继任者名单,保证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企业自身人才的储备,为企业建立长效、规范的用人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优衣库模式”能否持续扩张 下一篇:引导共识营,与团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