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长寿生态资源开况综述

时间:2022-08-30 05:34:04

对乡镇长寿生态资源开况综述

生态完好,纯净自然。菁盛乡地处大石山区,原始植被保护较好,气温恒定,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红水河流经境内21公里,河道曲折迂回,水流湍急,山峻水秀,水汽充沛。老年人一般很少外出,在屋前屋后劳动,种植玉米、喂养猪羊等,主要饮食是玉米稀饭和苦麻菜,常食野生山葡萄或饮葡萄汁,肉类食物也为自家养殖。老年人生活来源取之于自然,与大自然的生生息息紧密结合在一起。孝道蔚然,民风淳朴。菁盛乡偏离闹市,受物欲的刺激较少,保持良好的民风,有崇尚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家庭和睦。在访谈中,笔者侧重询问了6位百岁老人的家庭情况。这些百岁老人的家庭成员都很关心老人,经常嘘寒问暖,善待有嘉。晚辈都很亲近老人,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先考虑老人。据王翠全四儿子讲述,2012年春节老人家的后辈全都赶回家看望老人,摆了4桌还坐不下,老人望着这么多子子孙孙笑得合不拢嘴。生态资源开发已具雏形1.宜种植生态经济作物的大石山面积广。菁盛乡将近95%以上的土地是大石山区,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占全乡总面积的76.2%。《菁盛乡“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山葡萄、金银花、中草药等生态经济作物。山葡萄、金银花为藤状植物,适合大石山区的地理特征,是保持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植被。在菁盛乡各个弄场几乎都能发现土生土长的山葡萄,有的已布满整个弄场。在文华村有一株葡萄藤,主干周长1.63米,占地8.7亩,现已被国家林业部、农业部鉴定为树龄百年以上,当地人称之为“千年葡萄王”。2011年这颗葡萄王产葡萄果6000多斤,果实丰满,汁多籽少,酿出的葡萄汁,口感甘甜,清爽顺滑,醇香沁脾,无一点杂味。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主要由成立于2011年5月的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发起。该公司选址在菁盛乡文华村,距都安县城1个半小时路程,距菁盛乡政府1个小时路程。公司主要致力山葡萄的种植与野生葡萄酒的开发,在以绿色低碳种植模式和有机生态技术集成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模式种植。2011年起,公司已采用低碳方式开发了28个弄场,39个自然屯,种植了1万多亩野生山葡萄。同时,公司还将利用这种开发模式,延长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猪、葡萄山庄、葡萄酒庄、葡萄大道等项目,将产业开放式开发,带动农民种植山葡萄,增加收入,治理石漠化。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进驻菁盛乡后,先后吸引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低碳产业投资中心、中央新华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总站、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据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检测,菁盛乡野生葡萄富含有4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钙、镁、钾、钠,以及9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锰、铬、锌、钼、硒、锶、锂和铜等。常食这些葡萄可增进食欲,其中的一些酚类物质还能软化血管,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由于山葡萄采用低碳种植,绿色生态,产量不高,要想获取利润,必须采取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将这些山葡萄酿出中高端葡萄酒,以直销模式进入市场,杜绝假货保证质量,控制产量提高知名度。该公司先后与广西水果技术指导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生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达成开发高质量葡萄酒和其他生态产品的合作意向。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前已述及,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菁盛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以此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推进整乡扶贫开发。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菁盛乡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迄今,全乡未有一条连接县城的水泥路,贯穿全境的忻(城)至大(化)二级公路尚未贯通。虽然,最近几年全乡13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都是简易盘山公路,多处仅容一车通过,山陡路险,下雨经常滑坡坍塌,路面坑坑洼洼,极其难行。即使如此,整个菁盛乡还有多处居住10户以上的弄场没有通公路,全靠两只脚板在石头上行走。红水河虽过境21公里,河深水险,已修了航灯,但通航日期仍是遥遥无期。在都安大化大石山区大会战中,菁盛乡多数处村屯通了电,仍有些自然屯未通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和蜡烛,一些老人至今未过过有电的生活。大多数弄场接受不到手机、网络、电视等通讯信号,在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驻地打手机,要到后山才有点微弱的天翼3G信号。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整个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必然会造成严重制约。(二)经济总量低难支撑大规模开发菁盛乡是广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乡之一。2011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061.2万元,财政收入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远远低于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整个菁盛乡无一家中大型 企业,自生开发能力相当弱小。这样的经济总量,就是举全乡之力开发长寿生态资源也是杯水车薪,无以为继。而整个都安瑶族自治县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计算,全县有贫困人口32万,未通公路的自然屯多达3380,需修公路7622公里,不通路、行路难的人口达2.65万户12人,单就这一笔开支就足以让县财政捉襟见肘。另外还有10万人饮水困难,33.51万人饮水不安全,3.5万户11.7万人居住危房。就是县政府将整个扶贫资金按乡平均,投入菁盛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况且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所需的周期长和前期投入大。(三)社会投资难以向大石山区倾斜从吸收社会投资来看,都安的投资环境也不理想。据中国人民银行河池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都安全县吸收投资额仅占河池的6.4%,比平均数9.09%低近3个百分点,低于存贷款比率,仅占广西的0.27%。按人均计算,整个都安吸收投资额最低,吸收投资的环境最差。目前,整个广西的投资取向偏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这四个城市吸收将近全区一半以上的投资额。另外,桂林、柳州、玉林、梧州等地的抢先开发,也成为吸收投资的热土。2011年,河池市吸收投资额仅占全区14个地级市的4.9%,远低于平均数,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可见,不管是政府的扶贫资金还是社会投资,都很难倾向菁盛这一大石山区。如此低的吸收投资能力,对实施长寿生态资源开发造成很大的障碍。(四)来自同区域同资源优势的竞争目前,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在整个河池乃至全广西都形成了气候,单就葡萄酒这一产品来说,在河池就有都安密洛陀、罗城山野等成熟品牌,并且都是采取山葡萄、毛葡萄为原料,占据了中低高端市场。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王五一研究员等勾画的“巴马—都安—东兰”长寿带上,巴马抢占先机,且获得了“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先后开发百魔洞、水晶宫、长寿村等旅游项目,每年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几十万的候鸟人来巴马度假休闲。开发出矿泉水、山茶油、香猪等长寿产品,并形成了长寿资源开发产业链。整个长寿产业的产值占全县GDP近90%,长寿资源开发在巴马已形成气候,并逐渐完善和成熟。同时,东兰也为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积极准备。除此之外,在广西还有东兴、昭平、岑溪等县申报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些被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的县必然会在长寿产品、生态旅游方面大做文章,吸引消费者,对地处边远的菁盛乡开发长寿资源开发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一)开发特色生态产品,走特色扶贫路菁盛乡要在交通不便、资金有限的的情况下进行资源开发,需要吸引像广西大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致力于大石山区扶贫开发的企业,实施进乡驻村式开发。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利用好市县扶贫办、水果办、农业局等对山葡萄种植的优惠政策,发动各村屯大力种植山葡萄、金银花等,喂养葡萄猪,并与公司签订合同,订单收购,保障农户利益。在积累一定的种种养殖经验后,可以对山葡萄、金银花、葡萄猪等产品进行研发,开发出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生态食品、长寿食品等。将全乡的特色产品统一包装上市,走特色扶贫路。(二)用文化包装资源,提升整体知名度菁盛乡虽然偏居大石山区,仍有其独特的文化韵味。除前面提到的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红水河风光秀丽的几道湾外,还有匹夫关、灭瑶关、刁坳关、弄美关、娘娘关五大雄关,这些雄关都是古代战场,记述着当年的刀光剑影,其架势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度和雄姿。另外,菁盛乡人才辈出,当今全国知名、广西着名的作家凡一平、陆汉魁就生于斯、长于斯,另有像蓝志流、蓝宝华这样的作家多达20人,菁盛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之乡。菁盛虽然贫穷落后,但投资教育矢志不渝,先后有2人考入清华大学,每年上一本线都有若干人。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就要好好利用这些文化优势,进行产品包装,要利用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等特色资源实施产品开发,增加文化内涵;要极力宣扬红水河的三道湾秀美风光,并组织知名人士对其命名,设立观光台;要挖掘五道雄关的前世今生,探寻挖掘曾在雄关发生的历史故事,增加历史厚度;要利用作家、大学生群大肆宣扬菁盛的各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介绍引进投资,提高整体知名度。(三)利用好各项政策,整合资源竞争力对于新一轮扶贫开发,上至国务院、自治区、河池市委市政府、下至都安县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扶贫工作做了系统的部署。菁盛乡党委、政府要积极研究这些政策,利用政策的优势,极力地争取扶持资金,将辖区的公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要做好协调工作,早日实施忻(城)大(化)二级公路的全线贯通。特别是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2015年石漠化整合治理工程工作方案》进行解读,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开发大石山区,治理石漠化。同时,还要研究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配合自治区、市、县实施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的开发,争取将境内红水河的三道湾列入生态旅游项目,同步开发。除此之外,还要对周边的交通情况布局进行研究,如河池到南宁的铁路,都安到河池的高速公路建设,西江航道的开发等,切实按照交通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四)在开发中竭力保护好长寿生态资源长寿生态资源是菁盛乡实施脱贫致富的两大筹码,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实施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要全乡弘扬孝道,对9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建立百岁老人档案。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会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才会有良好的产出功能和开发的潜力,因此长寿生态产品开发和生态 环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必须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菁盛乡自然环境十分脆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项目的选址、用水用电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把自然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而产生的自然更新能力做为生产力的有价要素加以保护、培育和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增值。

结束语

菁盛乡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只要菁盛乡党委、政府能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有像广西大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入驻投资开发,借助其自身的各项优势,保护好生态资源,利用好各项政策,菁盛将会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扶贫攻坚道路,为广西大石山区新一轮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上一篇:网站访问数据电子商务的论文 下一篇:劳教所民警职工家属座谈会上的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