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8-30 03:54:42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备课分层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教学,要求A层面学生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知道根的概念,会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操作步骤. B层面学生,则要求他们从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公式,能领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方程.应要求C层面学生会推导公式,可以在具体的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并掌握在此过程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能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第(1)、(2)题是基本题A层的,所有人都要掌握,类似的,依次(3)和(4)分别是对B层和C层的要求,依此采用低起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备课模式,把教学目标以梯度式的呈现,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2.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分层备课,实施教学过程的分层

(1)教学方式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A层面学生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讲解一道类型题,之后让学生做类似的题型进行实践练习. B层面学生在教师适当点拨和分析下理解公式方法的来龙去脉,逐步尝试融会贯通地灵活应用.对 C层学生以“思想方法”引领,给定宽裕的时间从过程中体会和领悟,并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则采用引导的方式,挖掘C层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关于“配方法”的教学:

(2)教学要求的分层

对于A层面学生,例2和例3不作要求,教师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其纠正错误,不断熟练.或由C层面学生帮助其学习,让A层面学生通过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指导来巩固知识.最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学方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按照课堂教学的分层实际,分层布置作业,对作业分层辅导

分层布置作业和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面向中等生,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分为不同层次选择完成.例如: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中,可进一步将课后习题分为四个层次:

二、分层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设想

通过分层教学确实能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也有很多的局限:作为九年级的一部分学困生,积累的基础漏洞太多,很容易放弃.因此我们设想将这个分层教学策略提前实施,尤其像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可以连同小学部一起研究跟踪,当开始出现分化的时候就能实施分层教学;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要兼顾到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和需要,要能准确地定位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选不同层次的例题和习题,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将数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教学功底,化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考虑集体教研,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研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分层教学模式,解放学生,也解放教师自己.总之,数学教学作为一门智慧的教学艺术,将指引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将最精彩,最生动的数学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上一篇: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研究 下一篇:立足化学课堂优化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