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8-30 02:52:52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 要】 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和技术长期作用的结果,并未重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代经济学家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调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一、引言

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1/4。改革开放以来,在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山西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我国逐渐改变以能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山西省因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类工业面临经济增长危机。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难于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经济转型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问题。本文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山西省产业结构以能源产业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建立在国家能源需求、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是产业发展长期选择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地区间比较优势和全国空间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良性发展趋势,在优势的能源产业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各行各业都有了相应的发展,符合全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避免了全国多数省市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倾向。无论从全局战略要求或局部优势发挥看,在发展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都是基本合理的。

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的能源基地,煤炭市场需求旺盛,这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定型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产业占据主体地位。市场经济确立后,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波动,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总体上在保持二、三、一的基础上继续优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格局将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2010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山西省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至今,山西已有众多大中型企业和发电厂,雄厚的工业优势将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转型。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除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奠定了的基础。

三、回归模型

通过Eviews软件,对2000―2015年山西省三大产业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进行简单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四、结论

对表中数据进行经济意义分析:c= 0.64489672318 ,表示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GDP仍能增加 0.64489672318 个百分点,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β1=0.055042717232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0550427172323个百分点,反之降低,符合经济现实。

β2=0.547190019659,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增加0.547190019659个百分点,反之降低,符合现实。

β3=0.32067854288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320678542882个百分点,反之,降低,符合现实。

综上,该模型通过经济意义检验。通过表1 可知R-squared(R2)=0.991252,模型具有显著性。分析可知,山西省经济增长主要支柱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转型要改变原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大,具有高消耗、高排放的特点。原有的产业结构无法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延伸产业链,加强各企业间的协作,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煤炭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促进煤炭产业全方位升级。近年来,山西省狠抓煤矿的兼并重组和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煤炭工业告别了小煤窑历史,进入现代化的大矿时代。煤炭工业安全水平、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煤炭大省正向煤炭强省迈进。在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上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对煤炭的深层次开发。对煤炭产业进行升级要与其他行业结合改变原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山西的煤炭资源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能源保障,随着省内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支撑。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新成果,矿井数量减少、规模扩大,预示着山西煤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上一篇:“先学后教”中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的有效结合 下一篇:邂逅选修课:也谈高中选修课开发实践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