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江湿地

时间:2022-08-30 12:49:59

摄影简历

庄艳平,男,1955年生,现任中共佳木斯市永红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

使用器材:哈苏XPAN和哈苏503cw相机40mm 80mm、120mm、150mm、250mm镜头各一只。通过转换接环所有哈苏镜头都可在尼康F4s机身上使用。捷信G1227三脚架。

拍摄三江湿地专题,和我儿时生长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家就住在松花江边,江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沼泽荒原。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这里星罗棋布,河流纵横,我和小伙伴每天都在那里捞鱼摸虾,和鸟儿在大自然中嬉戏。

长大后,拿起了照相机,就喜欢到大自然中采风,时常去儿时玩过的地方寻找童年印象中的自然景观,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松花江的水变得又黑又瘦,散发着化学药气味,清澈的小河早已变成排放污水的臭水沟。荒原变成了农田,鸟声、蛙鸣早已听不见了,高高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散发在那早已不蓝的天空里。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开始默默地到处寻找着我童年印象中的那片蓝天和绿地。

我了解到乌苏里江一带湿地自然景观保存完好,从1992年开始,每年我都去抚远、同江、饶河一带创作,沿路拍出了很多得意之作,但从1997年以后我发现这片荒原每年都在逐渐减少。后来通过新闻媒体得知“三江平原湿地”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这块过去443万公顷的湿地下降到目前148万公顷,它是著名的世界湿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区,它的保护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东北亚气候。

了解了湿地的重要性,从1998年春我正式开始对三江平原湿地的拍摄。这期间我就好像和那些开荒的人在抢着什么……有很多地方,今年还是一片非常美丽的自然湿地景观,过年再来,就成了一片被开垦的农田。从那时起每年我都无数次地到三江平原湿地去“朝圣”……。

经过近两年多的拍摄,有些迷惘,总感觉片子里少点什么,片子景致过于雷同,理念的东西过少,2000年冬季开始对湿地进行研究,到处寻找有关湿地的资料,得到了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湿地通讯》的帮助。我从资料中得知湿地是“地球的肾脏”、“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鸟类的乐园”。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的用心去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和自然沟通,对自然产生真正的感情。如果对拍摄题材了解甚少,是很难拍深拍透的,我经常讲,当你来到一片湿地面前时,一定要蹲下去,细细的观察,慢慢地体会,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片绿色的家园里有无数可爱的生命在依赖湿地而生存着。

当我懂得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就开始将微距镜头贴近各种植物,以一棵小草,几片植物的叶子或几棵xiang蒲的特写镜头,来表现湿地物种的多样性。通过微观看宏观,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表现三江湿地之美。在拍摄时,我从不破坏湿地的任何植物,植物生长的环境和位置我决定不了,但我可以通过镜头的运用来改变植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所以我更多采用唯美的手法来表现植物和优美的环境,通过微观的摄影方式来呼唤更多的人,了解湿地,认识湿地的物种。通过宏观的摄影作品唤起人们对湿地的关注和保护。

回顾几年对三江平原湿地的拍摄,三江平原地域辽阔,碧绿的荒原同蓝天连成一体,使整个大地如同一块巨大的地毯,很难找到我所拍摄时需要的至高点。我常利用汽车的顶棚、公路的桥梁,但往往拍摄的角度仍不够理想,所以我经常在齐腰或没膝的水里进行拍摄,基本是在与地平线平行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因此我经常使用哈苏40毫米广角镜头俯拍,但我的镜头尽量贴近主体,夸大前景,使其加大纵深感。

几年来对湿地的拍摄,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时隔几日不见这片绿洲,就像少了点什么,我愿闻那青草的芳香,听那百鸟的争鸣,看那枯草在暴风雪中摇曳。在拍摄湿地的六年里,我几次险些丢了性命,但能通过我的湿地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湿地、保护地球。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家园,我吃苦再多,冒险再大,也是值得的,我会沿着环保摄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睡莲

雪韵

水中马蹄莲

小叶章苔草

大面积岛状林湿地

春季湿地塔头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

水禽― 鹈

上一篇:五花八门的DV夜视功能 下一篇:广角看世界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