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时间:2022-08-30 11:36:43

“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理学”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理学”、“心学”兴起的背景故事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但是,随着时展、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开始无法控制人心,出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如羯族建立后赵、鲜卑族建立北魏等。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修炼养生、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纷纷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者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真实写照。于是,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儒、佛、道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之际,调和之风尤甚。“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崇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何谓“理学”、“心学”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体系。其思想核心是“理”或“天理”。“理”是一个哲学命题,具体而言,在世界观上,“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内在的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理学”主张,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而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同时在个人修养方面,理学家主张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并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这样,“理学”就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宋明时期“理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确定了它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并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心学”也是一个哲学命题,它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观上,“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认识论、方法论上,陆九渊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即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相左。而王阳明则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致良知”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就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总体而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认同世界的本原不是客观物质世界,而是“理”或“心”。都把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本质上讲,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思想,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不同的仅仅是认识事物的方法而已。

鹅湖之会

在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古寺(鹅湖寺),寺虽不大,貌也不惊人,但却因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寓居于此,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而远近闻名。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如今,这座古寺也许是因为有这么一次重要会议,也许是因为朱熹住过,将其作为“书房”,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鹅湖书院”。现在,“鹅湖之会”往往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上一篇:为心灵做一次减法 下一篇:班级管理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