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练习太极拳对女犯改造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8-30 10:09:28

摘 要:当今,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技术,在医疗康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陶冶性情、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将太极拳引入监狱的监管改造,尤其是对女犯的矫治上,一方面能增强女性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能缓解女犯心理压力。太极拳在女犯改造中必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 女犯改造 积极作用

一、关于太极拳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考试或定点的意思。“太极”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极、唯一、绝对、无穷大的意思。太极拳这个名字的起源也就是因为其拳法变幻无穷,内涵丰富,而用“太极”“阴阳”这些古代中国的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

一般看来,太极拳具有以下行功特点:(1)、 心静而体松、刚柔并济。“心静”是指在思想上要排除多余的杂念,拒绝干扰而修心养性,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处于一种最佳状态。“体松”是指使身体在保持正确动作姿势的基础上而达到的一种放松自然状态。(2)、连贯而圆活、自然和顺。“连贯”是指动作从始至终的过程中没有明显停顿,动作姿势的过渡转换和虚实变化都紧密衔接,延绵不绝,一气呵成。“圆活”是指太极拳运动在行功过程中要求身体各部位在动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圆形或弧,使身体时刻处于有效的放松状态。 (3)、意为先导、气劲相随。“意”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是大脑对人生命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控制。“气”指人的呼吸,“力”是指人的动作用力。太极拳要求意、气、力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二、练习太极拳对女犯改造的积极作用

1、练习太极拳能缓解女犯因长期同一姿态劳动作业所带来的身体僵持、肌肉劳损。

目前,我国女犯的劳动类型主要为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食品包装等等。由于监管改造需要和劳动类型要求,在劳动过程中,女犯往往长期保持同一姿态,长年累月下来,女犯容易出现身体僵持、肌肉劳损,甚至是脊椎变形。相较于其他运动,太极拳要求“连贯圆活、和顺自然”,即肢体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这正符合了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在练习过程中,女犯的四肢关节随着躯干的运动均匀柔和地上下、左右、内收外展、划弧转圈,可以增大肌肉收缩和伸展幅度,可使关节、韧带和肌腱增厚与加强,伸展性增加。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纤维和肌肉群都能参加到活动当中来,通过反复地缠绕绞转达到加强肌肉的弹性和收缩能力,因为这样可以使肌肉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增强使得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性能和形态结构都发生良好的变化,从而提高了骨的抗弯、抗折、抗扭转、抗压缩能力,从而不易发生畸形和脊椎变形。

2、练习太极拳能使女犯保持容颜、塑造身形。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样,即便是高墙电网也阻挡不了女犯对美丽事物的追求。由于生理原因,女性的气血易于亏损、不调,进而导致贫血、肾虚、内分泌紊乱,而女犯由于长时间受到封闭管理和心理压抑,衰老更是过早来临。巧妙融合中医原理的太极拳,利用女性气血盛衰与女性容颜状况的关系,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动作,使人的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血液加速运行,从而促进新陈代谢。经络畅通直接可以改变女犯因气血不足而花容失色的状况,使其肌肤更加红润,焕发青春光彩。通过弧形运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促进肢体各部位协调发展,改良体型,能使女犯体型变得更加匀称和健美。可见,女犯追求美,追求青春与健康常驻,练习太极拳就是满足她们这些愿望的最佳方案。

3、练习太极拳能增强女犯的全身体质,提高其防身自卫技能。

中医理论与实践证明,高强度的运动形式不利于科学健身。太极拳架式平稳,动作舒展且不僵不拘,崇尚“以慢生柔,以柔生刚,刚柔互济”,运动过程中避免人体能的过度耗损,实现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运动,一动则全身俱动,旋式的弧形动作缠绕绞转,加强了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畅通经络,使肌肉、关节、骨质的韧性增强,身体各部得到有效锻炼,全身体质得以增强。此外,练太极拳时,动势时眼随手转,停势时眼向前平视,延展及远,练习日久,一转眼则周身俱动,使眼神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对保护、健全、恢复视力也有良好作用。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太极拳不受年龄、文化、身体条件等限制,适用于几乎所有女犯。而太极拳本来就是一门武功,集各门派拳术精华,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技击性很高,习会太极拳,女犯也同时收获了一门防身技能。

4、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女犯的精神健康。

人的健康不仅指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完善的心理状态。服刑中的女犯,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情感脆弱,罪责感强;二是心胸狭隘,敏感多疑;三是爱慕虚荣、贪恋享受;四是思亲恋家、渴望亲情。以上特征导致女犯容易人际关系紧张,产生抑郁和消极心理,甚至出现自杀、行凶等危险性应激反应。太极拳锻炼,通过对人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影响,根据身心交互规律,相应引起人体心理功能的变化,从而间接的引起人体心理健康的变化。

首先,太极拳通过心理机制直接影响女犯的抑郁心理。太极拳练习静心养性,强调练功必备放松入静之心理状态,“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此时从外界注入中枢的信息减少,思维活动则减至最低程度。在练习太极拳时如辅以音乐伴奏,可以增加女犯的参与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因此,通过改变女犯原有注意焦点的不良刺激物,太极拳练习能有效改善女犯紧张、抑郁、烦闷的心理,使其情绪达到稳定的状态。

其次,太极拳有助于女犯重新审视自我,树立自信心。它能调节神经系统的统一性,有助于增强练习者的能动思维,进而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这又得益于太极拳的对称运动和用意不用力、以意领气,心静意专等特点。积极的自我概念会作为个体品行的结果、印象和经历累积起来,进而产生自尊和自信。因此,练习太极拳的女犯更易形成“我并不是无用的人”,“只要我做,就一定会成功”“我也有强于别人的优点“等积极的自我判断。

最后,练习太极拳有助于女犯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养成。高墙电网使女犯与外界隔离,使性情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孤僻,而情感则需在社会及人际交往中聚集和培养。在太极拳可以使大家在行功过程中交流心得、切磋技艺、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使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也提高了女犯的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水平,使心理更加健康。

三、太极拳在监狱施行的可行性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陈杨武孙吴等式。笔者建议选取现在社会流传最多的杨式太极拳在监狱内施行,有以下原因:

首先,24式太极拳是从杨工太极拳的大架中精选出来的,只有24个动作,动作简单易学。其次,太极拳动作比较缓慢,没有其他运动项目那么激烈的对抗,不同年龄和体质的女犯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患有某些慢性病或是生理期的女犯,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再者,练习太极拳不受场地、人数、环境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易于开展,从而保证了女犯每天都能得到一定的身体锻炼。

总之,太极拳是一种舒缓的运动,静中有动,柔中带刚,它能起到调理气血、稳定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功效。如若太极拳能长期在监狱内实践和推广,必将有效促进女犯的身心健康,提高女犯改造质量,促进和谐监狱建设。(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奋飞,论太极拳的行功特点及健身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3卷第1期,2007年2月,第104页

[2] 赵卫宽主编,《罪犯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210页

[3] 秦延河, 太极拳对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影响探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 2OO3年,第83-84页

上一篇: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增发融资成本 下一篇:集成化管理思维在工程合同策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