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8-30 09:38:01

当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找出了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偏轻和过轻体重比例增加,肺活量下降,心血管机能水平下降,耐力素质下降,下肢肌肉爆发力下降,弹跳力下降,速度素质下降,上、下肢力量薄弱等。并根据具体问题找出了原因,主要为家庭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体育场馆、设施缺乏原因,为进一步改善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83-02

1引言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分四个年龄段来测试,大学生大部分属于成年人组(20~59岁)的成员。国家体育总局于2011年9月2日在京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①身体形态方面:成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②身体机能方面: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成年人肺活量、台阶指数,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但与2000年基本持平,表明2010年成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③身体素质方面:成年人力量耐力持续增长,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呈持续下降趋势。

2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2.1身体形态方面

辽宁省部分高校调查显示:超重、肥胖和标准体重由大一至大四的比例均呈递减趋势,而过轻和偏轻体重的比例则均呈递增趋势。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女大学生虽然更加在意自己的体重,却忽略了偏轻体重也会影响身体的匀称度和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重庆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生身高高于全国女大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高于全国女生的平均体重;西安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身高、体重均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温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身高、体重均低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苏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根据体重测试结果,较低体重组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正常体重组,再次是营养不良组和肥胖组,从总体上看,女生发育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北京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较低体重的比例和肥胖的比例都是较大的,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不正常的状态,特别是女生较低体重比例相对较大,大学生的营养过剩使肥胖生增多,身体形态匀称程度水平较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波动性变化,体重指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身高体重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

2.2身体机能方面

辽宁省部分高校调查显示: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女大学生肺活量不及格率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台阶测试良好以上较多,不及格人数较少,反映出辽宁省高校女大学生整体心血管系统机能优良;重庆某高校调查显示:女生肺活量低于全国女大学生肺活量的平均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低于全国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平均水平;西安部分高校调查显示:西安高校本科女生肺活量指标、肺活量身高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温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肺活量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从身体机能测试结果看,较低体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北京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台阶试验和肺活量测试优秀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合格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肺活量呈上升趋势,台阶试验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呈现波动性的变化。

2.3身体素质方面

辽宁省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反映女生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仰卧起坐测试,优秀率较低,及格水平的女生几乎占到一半,还有少数同学不及格,显示出女大学生腹肌力量令人担忧。握力主要反映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也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较弱。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腿部的爆发力以腿部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女大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情况相对其他测试指标更差一些;重庆某高校调查显示:女生握力高于全国女大学生的平均水平,50米跑测试速度素质,测试结果低于全国女大学生50米跑平均水平,800米耐力低于全国女大学生800米跑的平均水平;西安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握力、50米、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五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中,只有800米低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其余四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温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和纵跳摸高的测试结果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该地女大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前臂及手部肌肉力量较弱;苏州部分高校调查显示: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看,较低体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北京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生力量偏弱,力量发展不协调;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校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立定跳远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女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波动性变化。

3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女大学生身体发育处于较低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与女大学生的形体审美观有关。目前女大学生追求形体美,要有良好的身材,能够呈现一种曲线美,受到某些误导,盲目减肥,甚至一些正常体重、较低体重的女大学生也实施减肥计划,结果严重影响了她们正常的身体发育;第二,女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经济状况、作息制度等因素也影响了她们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3.2部分南方高校女大学生身高偏低

主要原因是:身高受遗传、人种、地域、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南方高校主要在省内招生,导致女生身高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北方地区的身高均值较南方地区身高均值较高。但身高同时受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的影响。所以南方高校的女生应加强体育运动与营养的摄入。

3.3女大学生肺活量水平较低,力量和耐力水平下降

主要原因:第一,健康教育不够。普通高校一般只有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而每周只有两节课,许多学生只有上体育时才能锻炼身体,没有课后锻炼的意识,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有些学生是想锻炼,却不知道怎样去锻炼或盲目地去锻炼,不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导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第二,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调查发现,女生跑步的比例较大,其次是羽毛球、排球等,在一些耐力性锻炼项目中,学生仅仅是简单的身体活动,其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强度对提高身体的耐力明显不足,这势必造成女大学生的耐力水平下降;第三,学校体育场馆缺乏。很多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紧缺,部分学校体育经费仅够维持体育教学的基本开支,难以对体育文化所需要的硬件做出更大的投入。此外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很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已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

4对策与建议

(1)把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放在首位,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采用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强化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培养女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鼓励女大学生用健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身体形态,做一个健康美女。

(2)加强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课外大力发展女子运动俱乐部或体育社团,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提高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3)加强女大学生健康教育。针对当前全国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女大学生健康教育,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等。

(4)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体质健康测试后教师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使体质健康测试的测量评价和教学改革相呼应,更好地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5)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和体育兴趣决定一切。体育教学的改革应有针对性,主要针对女大学生体质方面的薄弱环节,重视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练习,有针对性的改善女大学生的体质。

(6)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为女大学生自觉、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完善学校的体育环境。另外,学校在发展教育建设的同时,应优化女大学生的饮食结构,为其提供合理的膳食,保证女大学生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使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促进女大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陈爱莉,杨云.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3]朱卫.江苏省职技高师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改善对策[J].科技信息,2009(35).

[4]杨秀琴.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相关理念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

[5]马红霞.西安高校女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1(5).

[6]陈连华.温州大学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2,10(2).

[7]於爱民.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内江科技,2010(12).

[8]王合霞.中国石油大学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09(9).

上一篇: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校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