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时间:2022-08-30 09:13:50

航站楼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航站楼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城市门厅”的作用使人们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其反应城市、地区的地域特征,然而在航站楼的地域性设计过程当中,建筑师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向以往的建筑形式中寻求解决之道,忽视地域设计当中的理性特征,夸大地域的人文内涵,主观的去判断建筑的好坏,缺乏对客观因素的分析与联系,使地域性的探索往往局限于“形式本位”,缺乏对航站楼这类建筑自身特点与地域性要素之间联系的深入挖掘,使建筑设计流于形式,缺乏理性。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思考,从功能到形式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航站楼建筑的地域特征设计过程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过程。首先,航站楼建筑有区别与其它类型建筑的独特性,在设计过程中除了遵循起码的建筑设计原则之外,应该考虑其特性;其次,航站楼的特征与地域性要素如何契合,并将之理性表现。

1、航站楼建筑的特点

总体规划——主导风向决定建筑朝向

世界航站楼的建设已有80余年的历史,国际航空业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而机场建设业也由于第二机器时代的来临而繁荣,但在航站楼的总体规划当中,仍然呈现出对主导风向而非日照的适应性特征,最早的飞行器,由于抗侧向风能力差,跑道必须沿着当地主导风向建设,尽可能的减小风对起飞降落的影响,即使伴随飞行器抗侧向风性能的不断提升,依然无法忽略自然风对飞行活动的影响,因此机场跑道还是遵循顺应主导风向的布置方式,航站楼的布置为节约用地,使用方便等原因,往往与跑道平行,对于主导风向不是东西向地区的航站楼,往往存在东西晒。

空间形态——密集人流要求的大空间

航站楼建筑是机场当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与旅客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旅客的进港、离港全是在这里发生的,这里人流密集,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形式应当开阔,既要满足旅客进出疏散的尺度,又要满足人们的旅行体验不显局促拥挤。

结构类型——大跨度结构

密集人流要求的大空间需要用更加先进的结构形式去解决。网架结构、空间网架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大跨结构的日渐成熟,使的航站楼的无柱大空间成为现实,在航站楼建筑当中广泛应用,如1960~1962年由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设计的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环球航空公司(TWA)航站楼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分别以壳体结构与悬索结构体现当时新型结构技术完美应用于航站楼建筑的设计革新。

材料选择——体现现代感

航站楼建筑的材料选择除了满足结构形式的力学要求,室内的采光要求,保温隔热的节能要求,还应满足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以及航站楼所应该体现的现代感。当今航站楼设计当中钢与玻璃由于其优越的材料性能和现代感,应用最为广泛。

规模——航空业务量预测的超前性

航空业务量决定航站楼的规模,我国的航空业务量具有增长迅速的特征,很多老航站楼由于航空业务量预测保守,建设不久便达到使用负荷,因此现在航站楼都要根据地区经济、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未来航空业务量预测,具有超前性,以确定符合地区未来发展情况的航站楼规模。

2、航站楼的特征与地域性要素之契合

建筑师对地域性的认知,是一个连绵持续,逐渐深入的过程,首先,建筑地域性不是一个新发明,它伴随建筑出现的那一刻就已存在,建筑本身就是在人们不断适应自然环境与满足自身审美习惯的,适宜的建筑策略在地区范围内推广便形成了建筑的地域性,它从偶然的孤立事件演变为区域常态的一个过程。就此来说,当代的地域性创作过程可以理解为地域性产生之前的偶然阶段,关键是建筑能否适应地区的自然环境,尊重人文环境,并且表达出其地区范围内独特的经济性。

地域性要素指的是地域性创作当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它们包括自然、人文经济、技术与材料等,对于不同类型和时期的建筑,之间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它要求在地域性创作当中应当: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等等。而航站楼建筑的特征主要反应在建筑对风、光、规模、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与地域性要素相契合。

如吐鲁番老机场航站楼为适应当时地区较小的航空业务量,规模较小,不需要太大的内部空间,因此在结构选型上没有采用价格昂贵的钢结构,而采用经济适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开窗为适应当地酷热的夏季和建筑不良的朝向,采用很小的窗扇,并且采用假窗与真窗随机布置的方式模仿敦煌石窟壁龛;材料选择上采用黄土色的外饰材料,适应当地风沙大的实际情况,使其耐污;并且在室内装潢方面采用代表敦煌文化的壁画。

又如宁夏中卫沙坡头机场,当地冬季风沙大,建筑出入口均设置防风门斗;根据航空业务量确定其规模,进深较大,为满足建筑的室内采光,采用天窗的处理办法,并且设置流动空间,室内通透明亮,光影斑驳;结构形式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适应其中小型航站楼的实际规模;建筑屋顶采用黄色金属瓦楞屋面板,模仿当地腾格里沙漠的形态。

3、航站楼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方法

应当遵循以下几点:

(1)根据地区经济、人口的发展情况,进行准确航空业务量计算,以确定适合该地区的航站楼规模;

(2)根据当地主导风向,确定机场跑道朝向,并且采用合适的航站楼与跑道组合模式,以利于采光和遮阳;

(3)采用建筑舒适度评价体系,评价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对风、光线的使用情况;

(4)根据航站楼的实际规模,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体现经济性;

(5)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生态节能评估,体现建筑技术的地方适应性;

(6)地方性材料的选择,满足功能性同时,尽量的体现经济性;

(7)“场所”精神的构建,反映地方审美习惯与人文环境。

总结

航站楼建筑的地域性设计其实就是在当前建筑技术、材料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回归建筑的本质的一种探索,它拥有其它地域所没有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美学特性。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内墙涂料开裂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