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互动 相得益彰

时间:2022-08-30 08:52:29

摘 要:在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中,语文和历史知识的渗透尤其突出。从高三历史教学的角度,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借助语文学习历史。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学语言;充实

一、借用文学作品语言描述历史

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借助文学作品的语言来描述历史,可以把概括、直白的历史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如,教材介绍《诗经》时,写道:“国风中的爱情诗,表达了古代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我们可用《卫风・氓》中的语言来描述。作品的主人公曾热爱过氓,看不到氓便“泣泪涟涟”,看到氓便“载笑载言”;她沉醉在爱情里,而“不可说也”;她见到氓急不可耐,便“将子无怒”并答应她“秋以为期”。结婚之后,虽寒贫茹苦,“夙兴夜寐”,受到百般折磨,还是爱着氓,“女也不爽”;然而氓却“士贰其心”。

二、以文学作品充实历史

现行高中历史课本概括性强,有些地方缺乏必要的说明,对于这种情况,可借用文学作品来充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历史教材总结如下:(1)赋役繁重;(2)刑罚严酷;(3)赋税十分沉重;(4)土地兼并严重。至于其表现,课本叙述很简单,有些根本没有叙述。如,对于其中的第一、三点,可用《阿房宫》的一些描述来充实。“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三、用文学作品解释历史

对历史课本没有解释的历史特点、概念、现象或结论,可用语文课本的一些诗文来解释。如,两汉时兴起的新的文学体裁“赋”的特点是“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可用《阿房宫赋》来说明,如《阿房宫赋》第二段写宫中美女之多时,先用散文句式交代宫人的来历:“妃嫔媵嫱,王子王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四、用文学作品创造情感气氛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活力。

陆游和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们的诗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透过陆游的《书愤》一诗,可看出陆游年轻时“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他曾在战场上奋力厮杀,驱逐敌寇,“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然而强烈的思国思想,还是遭到了残酷的现实的扼杀,因而发出了“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

(作者单位 重庆市南川区南川中学)

上一篇: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下一篇:太阳背后有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