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冲破课本束缚

时间:2022-08-30 08:45:01

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让学生先看一段动画视频。视频内容是已经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乌鸦喝水》,人尽皆知的故事,听课的教师和学生一头雾水,难道这是在上语文课?

师: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生:知道。

师:这位同学请您说说,通过乌鸦喝水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它的寓意是乌鸦向瓶子里扔石子,水位升高会喝到水!

师:其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正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就这个故事,我们有一位老师做了一个幻灯片作品,请大家看看,它有什么问题?

展示作品《乌鸦喝水》幻灯片。

师:同学们觉得这幅作品存在什么问题?

生:幻灯片的顺序颠倒了。

师:你们说说哪几张顺序乱了呢?另外,大家发现没有,这位老师做的幻灯片的视图方式只能看到部分的幻灯片,而且调整也不太方便,其实幻灯片还有其他的视图方式,你们知道吗?(教师提示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四种方式)看看谁能在三分钟时间内把顺序调整正确?

这是温岭市第八中学一位教师给八年级学生上的一节信息技术课中的一个片段,如果从教材要求的角度,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教材内容与教师讲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因为教材的课题是《众家之言》,课文是以有关金字塔是谁建造为内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幻灯片的半成品中插入自选图形,调整自选图形的大小以及通过拖动自选图形自带的黄色小菱形改变自身的形状、设置自选图形的填充颜色,而后再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文字素材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从网上获取,甚至是自己有感而发等,从而突出各家观点,突出主题《众家之言》。课本的第二小节是利用自选图形创作UFO飞碟形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掌握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旋转和组合等技能,而对于幻灯片的视图方式和顺序调整,教材是放在最后一小节,按照正常的上课流程是这样的,但是这位教师却打破常规,把幻灯片的顺序和视图方式作为课堂的导入,并自然而然地切入主题,非常合理,流畅而顺利。

巧设悬念,优点突出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是:①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改变自选图形大小及颜色等基本设置;②掌握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③利用自选图形生成新图案;④了解幻灯片视图的区别,并对幻灯片进行移动、删除、插入等操作。教学重点是自选图形的组合和叠放次序;教学难点是利用自选图形创造性地生成新的图案。

按照一般教师的思维逻辑和想法,肯定会把主题向金字塔方向引导,接下来再探讨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添加文字、飞碟图形创作等。可这位教师偏偏出乎我们的意料,继续围绕“乌鸦喝水”这一主题展开,并从“乌鸦喝水”的图片情节中寻找突破口,当学生发现其中的一幅乌鸦等待喝水画面没有出现瓶子时,她随即抛出问题:同学们,这只乌鸦前面本来是有一个玻璃瓶的(如下页图2),但是画面中却不见了,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请你们用自选图形在幻灯片中画一个玻璃瓶。

学生看到图片,自然会产生一种冲动,会积极投入到绘画玻璃瓶的任务中。教师利用一个个的任务,很自然地把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融入到创作水瓶的过程中,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解决了自选图形用到的如何组合、叠放次序。最后,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这只乌鸦不用扔石子,还能用另外什么办法喝到水,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倾斜瓶子的办法,教师再提问瓶子的倾斜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中,逐步了解了如何旋转、移动图形。

白璧微瑕,难免一疏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只能利用自选图形模仿画面中的瓶子进行制作,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限制。而课本意强调用自选图形创作属于自己的飞行器,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到自选图形的组合、自选图形的前后次序以及旋转、填充颜色等知识点。课本追求的不仅仅是因为创作而创作,而是希望通过创作,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作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益于学生以后的再创造、再提高。

2.与课文主题《众家之言》相背离。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的环节,实际是让学生表现各自观点的环节,在这堂课上就显得不够充分,与主题脱离太远,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3.主题陈旧,不够新颖。《乌鸦喝水》这一题材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所以从吸引学生注意力上来讲,不够突出,有待商榷。

但是,这位教师打破了课本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流程,来了个本末倒置,冲破课本束缚,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尝试和创新,符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