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玩”中尽情地学

时间:2022-08-30 08:41:55

让学生在“玩”中尽情地学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童心较重,主要表现为爱玩、好动,好奇心较强。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变化学习方式,把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玩”中愉快的学,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新思想。对于小学高低不同的年级阶段,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种类和形式区别对待。诸如“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使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但是只适合于低年级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有所提高,针对这一特点,又要选择更加合适的游戏项目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在跳远的练习中就需要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规范化练习,让他们模仿青蛙、小兔等这些既熟悉而又喜欢的小动物的跳跃,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运动热情。

多年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探讨和摸索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律。要想让学生在玩中学,不妨做到如下几点:

一、体育游戏内容多样化,增强兴趣

1.准备活动,体育游戏多样化。安排小型多样的游戏,各关节活动穿插其中进行,一上课就把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例如,用骑自行车代替行进间高抬腿跑。用“打坦克”代替了枯燥乏味的投掷沙包练习,这些游戏学生做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在生理、心理上为上好体育课做好了准备。反思过去,要比从枯燥乏味的队列动作开始效果好。

2.基本活动,体育游戏多样化。在跑的教学内容中,跑是比较单调的、练习时间长了学生感到枯燥、疲劳,进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在体育游戏中,经常会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游戏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满足当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需要,对于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自我,实现良性竞争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学生学习短跑的相关要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接力的形式进行训练,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保证每组学生人数相同,每个人之间相隔50米,每一小组的第一棒都要向下一棒传递暗号,可以是一句话、一串数字等,在最后一棒学生达到终点后并准确传递暗号就获得胜利。让学生在竞争游戏中强化拼搏意识。

3.放松活动,体育游戏多样化。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表演和模仿,我自编“拍手歌谣”表演模仿歌舞,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小鸭子”等。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体质,活跃身心,培养兴趣,调节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对完成教学目标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体育游戏教法手段多样化,增进兴趣

1.声音模仿。模仿“炮击”“下雨”“打雷”以及开动火车的鸣笛声音等,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欢快之中学生不但爱做,而且学得快,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2.形象模仿。模仿“大雁飞”“鸭子走”“熊猫吃竹子”“小猫捉老鼠”“小狗救援”等。我会把学过的游戏,如“快快集合”“听从指挥”等,按照新课标要求加以改进,突破游戏方法,以变换形式进行,用故事化形式教学,促进游戏活动的发展。由于学生富于模仿性,再现性,我用形象的示范和语言,使学生加深理解游戏的规则、方法,在活动中运用自如。

3.利用“头饰”分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模仿能力,我制作各种动物头饰,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进行声音和动作模仿。“给动物分类”的小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看学生们是否能正确判断自己的位置。

三、在教学中要做到.组织严谨,形式多样,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1)场地图形。场地布局新颖,图形多变。我设计的场地特点是:一图多用,既考虑强度又计算密度。这样节省场地,能让学生在变换的几何图形中活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场地,游戏场地的大小需要根据游戏的实际需要明确其范围,场地问题的选择时需要尤其注重安全问题,在游戏活动中,由于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要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与推进就需要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证。将场地接线进行有效划分,如果地域不受到限制,学生就会像没头苍蝇,还会影响其他班级学生的正常教学。此外在场地选择上还需要考虑场地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由于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十分兴奋,会出现一些喝彩声,要与教学楼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对其他学生正常上课学习产生影响。

(2)多利用手势。手势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指挥手段,是无声的口令和信号,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和加强学生对课堂常规的训练有很好的作用。例如,跑步、前进、行进间暂停、小组交换、集合、解散等。通过教师的手势,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达到课堂要求,减少课堂浪费时间,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

(3)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无穷魅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乐学”。它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因此,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游戏,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掌握,大有效果。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因此,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游戏,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掌握,大有效果。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果。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实现了发展与改革,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及效果,游戏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智力水平。教师为小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会与感受,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竞争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纪律意识以及竞争精神,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有很明显的优势,有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同时让孩子们在体育课堂上愉快健康的学习,在尽情的玩中学更是体现身心发展兼备的教育理念。

上一篇:浅析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下一篇:浅谈大姚县核桃栽培现状及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