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时间:2022-08-30 08:11:00

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从三年级开始阅读理解部分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学生总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分,对试卷中课内、课外阅读两部分研究分析,发现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现状分析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技能,从小学阶段便开始受到重视,并且以试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用成绩来督促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采用考试的模式来判断孩子阅读理解的掌握水平,虽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但也不失为一种督促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手段。本人分析了所带班级三年级的学生的试卷,希望从中发现学生阅读初期出现的错误,改善不良的阅读方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本人一共收集了208份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完全正确的仅15人,占总人数的7.2%,出现错误的学生有193人,占了92.8%。现将出现错误的试卷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图:

一、答题速度慢

做题速度慢是影响阅读水平的原因之一,由图可以看出,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占错误总人数的12.5%。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①没有把握住做题时间;②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散漫;③有的题目学生不会做。平时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长短,限定时间,一般10-1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在家里,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监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当然时间的控制也应该考虑试题的难度和题量等因素。针对学生精力不集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读文章的时候大声朗读,读出声音,逐渐加快朗读的速度。有的学生做题的习惯不好,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家里,做题的时候精力不集中,老师和家长应按时提醒,督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二、答题字数少

出现此问题的学生占总错误人数的16.3%。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答题习惯不好,有懒惰的情绪。还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比如,题目问的两个问题,只回答一个,这也是粗心大意的一种表现。三年级的阅读题,问题的答案就在文章当中,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总能找到答案,所以,出现此种错误的学生还是对文章阅读不仔细,我们平时的练习中,家长应配合老师,做阅读题时要求学生至少读三遍文章。

三、答题点不全

由图可以看出,此原因出现的比例占了23%。出现此类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目分析不透彻,没有看清题目要求,阅读理解试题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很多都是出自原文的某一个地方,即便不是文中原来的句子,也会有很多的关键词,提示问题的答案。还有的学生出现答题嗦,答题不完整,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我们要求学生反复审题,读懂题目要求,找准侧重点。紧扣关键词,用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打开思路。

四、概括能力不强,不会总结段意

出现此错误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5.7%。阅读的三个步骤,第一是对字面的理解能力,第二是意义理解水平,第三则是创造性理解水平。大家都知道,没有记忆我们的思维过程就没有材料,但是只是停留这个阶段不加以引导,我们的学生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不善于思考,那么我们需要将学生向后两个阶段引导。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题目出发,把问题放入文章中,仔细阅读全文,反复思考,融入文章中,以作者的视角,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答题不认真,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是学习的大忌,语文阅读理解也不例外,经调查,12.5%的学生粗心大意,丢题漏题现象明显。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学生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粗心是一部分学生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总之,由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阅读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理解概括能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学三年级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材施教,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芦龙华.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24).

[2]王志A.让读书成为生命中最大的快乐[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4).

[3]吴小婷.枝头闹春意 沃土润芳菲:谈谈小学生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5).

上一篇:《机械能》说课 下一篇:瑞吉欧教育中"合作"对我国幼儿学校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