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问号、感叹号

时间:2022-08-30 06:46:12

句号

【常见用法】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的末尾。例:

①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祈使句)

②你看,谁管过你啦。(反问句)

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感叹句)

问号

【常见用法】

用于疑问句末尾。例:

①你见过金丝猴吗?(是非问)

②他叫什么名字?(特指问)

③地球是不是一个正球体呢?(正反问)

④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反问)

【特殊用法】

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例:

你今天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打算到广州去呢?

2.特指问句是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在各选项后加问号。(区分选择和特指问句,关键看是否需要分开回答)。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回答:张三能去。不,我不能去。你说得对,我是不能去的。

3.有些句子虽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但句子并不表疑问语气,句末不应用问号。例:

①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②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4.主谓倒置的问句,把问号放句末,句中用逗号。

感叹号

【常见用法】

用于感叹句末,表强烈感情。例:

①这是一组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数字啊!

②好大的山啊!

【特殊用法】

1.语气强烈的反问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可用叹号。通常可以根据句中的形容词、副词和语气词来判断。例:

①我哪里比得上他呀!(反问句)

②你给我出去!(祈使句)

2.倒装句中的叹号,应点在句末,句中用逗号。例: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3.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例:

啊,啊!又到春天了。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B.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B.“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C.每到这些学校采访,记者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校长、老师们!

D.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独自一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B.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C.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D.要在城西修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不是大海捞针吗?”

C.“还站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D.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你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好一个政府的“友邦人士”!

B.在护国寺街西口和新街口,没有一个招呼“西苑哪?清华呀?”的。

C.老师兴冲冲地走进教室,问道:“都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D.“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到一声“牛郎!”

B.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C.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D.是你自己要这么做的,还是别人让你这么做的?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没什么,可我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B.“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吗?那么人呢?

D.“别跑!小明。”跟在后面的妈妈紧张地扯着嗓子喊,“前面危险啊!”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B.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C.“说吧,”他嚷道,“尽量简单些!”

D.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请收起眼泪吧,亲爱的可敬的人民!

B.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C.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D.王浩大声斥责李明:“你不调查研究,就凭主观臆断,要不犯错误才怪呢?”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B.“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费、房钱。”他回转头来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也要她做到底!”

C.是否引导学生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D.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九月的天空多么澄澈!――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B.人言可畏吗?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给一百万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

C.“这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王老师说。

D.当英雄与歹徒做生死搏斗时,你是拔刀相助呢,还是袖手旁观?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前,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不是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了吗?

B.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C.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及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D.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下海”或将要“下海”的人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烂的彼岸?那该多好!

本期参考答案

《句号、问号、感叹号》

1.D(A、B、C项三句均属陈述句,无疑问,句中问号改为逗号,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2.C(A项为陈述句,无疑问,两个问号均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引号内是倒装句,把其中的问号改为逗号,感叹号改为问号;D项为陈述句,无疑问,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3.C(A、D项均为陈述句,无疑问,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B项两个引号均为局部引用,里面的句号应在引号外面;C项表强烈的反问用感叹号,正确)

4.A(A项引号为局部引用,后引号应放在句号前面)

5.A(A项引号里无疑问,应删掉问号)

6.C(C项引号内为倒装句,把其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7.B(B项第三和第四个逗号改为问号,这里是连续问)

8.C(A、B项均是陈述句,其中问号均改为句号;D项第一个引号内是倒装句,把其中的感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感叹号)

9.B(B项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10.D(D项为感叹语气,问号改为感叹号)

11.A(A项“是秀”之后应加问号,这是个连续问)

12.C(C项引号内后一句为倒装句,把其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叹号改为问号)

13.D(D项为陈述句,两个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上一篇:个性素材储备之心理健康篇 下一篇:我是一条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