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地到流拍 地价跌进谷底

时间:2022-08-30 05:41:54

[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市场普遍趋冷,业内人士普遍感到:房地产市场将真正面临一个冷若冰霜的夏天。据统计,2008年内,全国土地市场流拍达40块,与“地王”频出的2007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济学家的一个结论是:土地价格向土地价值回归将成为2008年中国地产标志性的事件。]

土地拍卖底价成交

事前被房地产专家称为“绝版地块”“顶级地块”的南京河西南部的一住宅开发用地创下“史上最短”土地拍卖会。这场媒体云集的土地拍卖会究竟开了多久,成为各媒体报道的大字标题:五分钟的土地拍卖会,三分钟,有的干脆说就一分钟。

主持人在拍卖会上四顾无人报名竞拍,只好上台宣布:“截至目前,绿博园地块只有五矿地产参拍,底价成交;南部地块无人报名,流拍!”拍卖前有媒体透露将有香港新鸿基、深国投、北京银信投资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竞拍。

与此同时,这一幕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土地拍卖会上纷纷上演。位于深圳宝安区和龙岗区的五块出让土地中,仅有龙岗区宝荷路与沙荷路交叉口南侧的一地块被深振业在无人竞拍的情况下以6.9亿元的价格获得,其余四块流拍;厦门:在继上次9块地块集体流拍之后进行了第二次拍卖,10块地块又有4块流拍,成功交易的思明区黄金地段地块与年前相同地块比,价格被腰斩;广州:即使有恒大41亿元拿下天河区地王的刺激,广州市场还是一次又一次出现土地流拍的消息,推出12块地块,仅7家单位竞价,最终两块流拍、5块以底价成交。常州:常州共推出了9块土地,其中2块流拍,6块以底价中标;成都:成都推出总面积约258亩的3块地块,全部流拍。北京:因投标公司未达3家,北京朝阳区清河营村一地块流拍。去年同期,在这里竞卖土地是完全另一番景象,几十轮的轮流举牌,不断在欢呼声中把土地价格推向云端。

天价或将告一段落

土地“流拍”,即土地拍卖不成交。表面上看,屡创“地王”天价的土地市场之所以频遭流拍厄运,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受楼市寒流影响,对后市预期不明而按兵不动。有关人士也从深层次上看到,土地频遭流拍为“土地财政”敲响了警钟,房价走向令人担心。

“政策调控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虽然房地产市场目前的波动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土地拍卖要想再创‘天价’,我估计是比较困难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地房地产的‘天价’记录或将会告一段落。”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孙经理分析说。

房地产降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今年1月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印发,《通知》规定,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市场秩序也将开始专项整治:狠抓违法违规案件查处。针对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比较集中的领域和环节,认真梳理投诉举报线索,并联合纪检、监察、检察等相关部门,加大对重大案件线索的排查和处理力度。对情节严重、涉及环节较多的重大案件,特别是利用审批权和执法权进行索贿受贿的,要挂牌督办,限期查结,坚决予以查处;抓紧完善政策制度建设。

开发商静待风暴平息

在政策和资金压迫下,这一游戏规则下的土地市场终现瓶颈。

随着开发商疯狂拿地后陷入资金困境,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方政府,也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如今,在信贷紧缩、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双双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一些豪赌未成的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少数套得土地红利的开发商也迫于形势,收紧阵线。“在此情形下,少数资金充裕的开发商也不会轻易参与招拍挂,转而以股权收购的方式低价取得一些土地。”一位开发商表示。

“宏观调控导致的观望,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买跌心理导致了对楼市的观望,开发商也同样存在对于低迷的楼市持慎重的观望。同时,开发商资金链吃紧也是致其对土地拍卖热情不高的原因。由于目前楼市的整体销售状况不是很理想,加上土地交易的资金门槛进一步提高,对开发商的资金链形成更大的挑战。”投资资深人士胡晓均说。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企业的违规行为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国家这几年对房地产,特别是土地的调控政策并不多,很多房地产企业就违规占地用地,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飙升。由于价格涨幅过高,调控当然就是很必要的了。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土地供应的变化对房价的影响会在今后两三年内逐渐显现。而目前出现在土地市场的这种异常表现,很可能会使房价朝着降低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怎样的利好才能拯救A股? 下一篇:钢铁巨头在角逐中的“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