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时间:2022-08-30 04:42:36

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摘 要 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使之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结合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在承担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丰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创建一个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源于实践,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本科学习期间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学科所需要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一些精密仪器的原理不甚了解,实验中“照方抓药”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实验过程中也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理论应用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验结合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致使一些本科生在日常学习期间表现出动手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较差。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对于本科生来讲,由于中学阶段大部分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追求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目标,如果短时间内转化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需要有一个引导、培养和转化的过程。因此,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引导和启迪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1构建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促进研究性学习

充分利用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拥有的多台大型仪器和各种小型设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平台的硬件条件,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硬件保障。研究性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取新的体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将以研究实验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开出一定比例的创新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一定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同时紧跟物理化学学术前沿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如果学生对实验项目不感兴趣,就很难激发其探求欲望,更谈不上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与物理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在实验设备和装置方面以及实验方案设计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其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不论是教师拟定的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研究实验,指导教师应从总体上把关,思路上引导,鼓励发散思S,激励学生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和科学合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反复思考、论证、探索、设计、试验、改进等整个研究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完成实验研究任务,亲身体会科研所带来的启迪心智的感悟和激动人心的喜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自学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实践教学平台要随时向学生开放,在与指导教师联系后,学生可方便的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为其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使平台资源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3以现代化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丰富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教学平台、各类物理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各种文献数据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物理化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型学习拓展到学生课外学习过程中,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数据库查阅资料,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交流,使问题的研究解决达到最快、最佳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已取得的实验进展或成果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进行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现场提问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能力。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在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激发学生如何去思考与创造,而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实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提出实验研究,在实验项目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执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将课内外实验教学与学生课外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入自主研究、自主实践、自行完善的新型实验学习轨道,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具有延续性的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体系。通过搭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研究和发现本学科前沿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建春,薛金辉,王中慧,等.物理化学教学中板书应与多媒体灵活结合[J].广东化工,2014,41(20):178-179.

[2] 贺德华,麻英.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13-15.

[3] 王芳,刘俊华.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4,41(19):221-222.

上一篇: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对提升“一体化教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