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30 03:30:49

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当代商务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的属性。对管理创新的研究,现在多局限在概念、理念、思维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方法多采用案例研究法,对适用于管理创新的创新方法研究不足。对于企业而言,仅仅有管理创新的想法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方法,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不可或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创新方法解决“如何进行创新的问题”的问题,TRIZ即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的创新方法。本文研究TRIZ在管理创新领域应用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对该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建立适用于企业管理创新的TRIZ工具和方法。

TRIZ的理论体系

TRIZ理论的主要体系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参数和矛盾矩阵分析、物质―场模型分析、76个标准解和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1.技术进化法则

技术进化法则包括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的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法则;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这些法则主要是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技术系统。

2.矛盾冲突分析

矛盾包括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技术矛盾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系统或子系统变坏。技术矛盾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处理这种矛盾一般是39个通用参数来解决技术冲突。物理矛盾是指一个物体或者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相反矛盾的要求,处理这种矛盾主要应用分离原理,如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和整体与部分分离。

3.物质―场模型

所有的功能都能分解成三个元素即两个物质一个场的作用,任何形式的物都可以作为物质,两个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看做是一个场。在物质―场的模型中,运用76个标准解进行创新方法的研究。

4.ARIZ

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TRIZ的核心分析工具,是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非标准问题而提出的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程序和解决算法。

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的制约因素

TRIZ在技术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探讨TRIZ在非技术领域,特别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Ellen Dom(2003)初步的研究得出40个创造性原理可以在商业环境中应用,并论证了TRIZ原理和工具在非技术领域运用的可能性。Bruno Ruchti和Pavel Livotov(2001)探讨出商业和管理中的12个原理,其中每个原理代表一对冲突,分析了12个原理与TRIZ的40个创造性原理之间的联系。Valeri Souchkow(2007)论述了TRIZ在经济和管理中的运用,初步得出TRIZ是可以运用到经管领域中。Jack Hipple(2006)提出了TRIZ理论应用在战略中,为TRIZ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国内,我国学者张东生提出了基于TRIZ的管理创新方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思路,吕荣胜、井辉、郇志坚等提出了应用TRIZ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模式。

TRIZ应用于指导管理创新的可行性方面,国内外专家基本已经取得共识。实际上,从TRIZ理论产生之后,很多研究者就尝试把其应用于非技术领域,并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无论如何,一方面由于TRIZ产生于对技术领域发明成果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因为管理问题的非结构性和艺术性的特征,直接应用TRIZ于管理创新中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本文按照TRIZ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图1)依序总结如下:

1.领域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不仅包含TRIZ一开始所设定的产品创新领域,而且还涉及企业战略、组织、制度、营销、生产、人事、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现领域问题的TRIZ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表、功能分析和裁减(trimming)、功能信息分析(func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和理想解等,这些都不能直接用于管理问题的发现。但由于TRIZ的这些工具实质上是一个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和确定问题目标以及评价依据的完整过程,而且这些工具与管理领域的方法和工具有非常相似的对应,所以只要针对具体管理问题进行改变,甚至直接可借用管理领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就可实现目标――确定管理领域问题。

2.标准问题

TRIZ的核心思想就是找到相应的矛盾(冲突),并与转化模型对比,矛盾(冲突)是TRIZ的核心概念。TRIZ认为,一个创新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和标准化程度,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标准化程度越高,问题就越容易解决。TRIZ中,创新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标准化的过程。TRIZ解决问题的第2步是要把领域问题转化为适于TRIZ方法可以处理的标准TRIZ问题,这是一个寻求冲突并进行冲突分析的过程。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冲突,未克服冲突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在创新过程中,冲突是最难解决的一类问题。TRIZ理论定义的产品创新是以“解决或移走冲突,产生有竞争力的新解”为标志,影响TRIZ应用及其效果的关键制约环节(本文称之为瓶颈环节)就是发现和分析冲突,这一直是TRIZ理论的研究重点。

冲突理论是Altshuller发明的工具之一,应用这种工具,可使设计人员对任何给定的冲突找出多个解。冲突是通过冲突参数体现的。TRIZ专家们普遍认为,TRIZ中的40条发明原理大多可以用于管理领域,虽然要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但39个技术参数却大多不适用,需要针对管理系统的特征来筛选相应的管理参数,以构造管理冲突矩阵。已有学者研究构建了管理参数(36个或其他)和相应的管理冲突矩阵,但这些仅仅是理论研究的成果而不是来源于管理创新案例(对应TRIZ中的发明专利)的实证分析,所以,他们能够真正用于指导管理创新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即使有了管理参数及相应的管理冲突矩阵,下一步就是进行冲突分析,要在功能分析、理想解分析和组织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解决该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冲突(指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是否能够解决该管理问题,所使用的技术之间是否存在着冲突或潜在冲突)和物理冲突,即问题本身是否存在冲突、资源的使用是否存在冲突,明确管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需处理的主要矛盾。为实现管理创新问题的冲突分析,最根本的是需要针对每一对冲突,筛选解决冲突的原理解和给出解决冲突的方向,这样才能把领域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现。

3.标准解

TRIZ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研究发现,发明问题共分为二大类,即标准问题和非标准问题。前者可以用“标准解法”来解决,而后者需要运用ARIZ算法来加以解决。TRIZ中经常应用物-场模型来分析各种标准问题,标准解法是针对标准问题而提出的解法。标准解法共有76个,分为5级,各级中解法的先后顺序反映了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这些标准解来自于技术领域的创新特性分析,绝大多数不能直接用于管理创新,需要做出一些适应性的改变。另外,对于每一个标准解,TRIZ都有一些例子对其进行解释,而当前这些例子主要是在技术领域的。为了便于利用标准解求解问题,急需将管理案例补充进去。另外,为了便于基层管理人员使用这些标准解,还可以对这些标准解进行简化,减少标准解的数量,因为过多的标准解往往会使应用TRIZ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如Pentti Soderlin为了使标准解便于在管理领域使用,将76个标准解简化为16个。

4.领域解

TRIZ的标准解并非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它为创新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向。在利用TRIZ工具给出标准解之后,需要再用类比方法及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得到领域问题的解,然后针对具体方向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管理创新的效应取决于方案结合具体企业情景的权变适应,为有效地运用TRIZ,每个企业需要根据TRIZ解到领域解的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类,增强类比转化的可操作性,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领域解搜索和转换的思维方法及流程,既有利于使用者的应用,也为TRIZ得到领域解转化的计算机实现提供参考。

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中的瓶颈环节

从应用实践来看,TRIZ指导创新工作最重要的是它的程序性,也就是它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只要按照TRIZ的程序化的方法进行思考,就能够得到创新性的成果。识别冲突并进行冲突分析是找到创新方向的关键环节,而冲突又必须用管理参数来表示,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参数的重要性。

管理参数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构建管理冲突矩阵,针对每一对冲突给出可能应用的原理和革新方向,对管理创新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相互间差异很大,加之管理和领导的艺术性特征明显,我们从众多实际的管理创新案例总结原理和方向,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也需要有特殊的超专业的创造知识和技巧。

从理论上看,管理参数是TRIZ的两大基本理论(冲突解决理论与物质―场理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理论基础问题。对管理参数及冲突分析的研究,反映了管理冲突是管理的本质所在,将大大拓展现有TRIZ冲突理论的内涵,将冲突从交互冲突延伸到管理参数的内在冲突,使冲突更具有一般性与本质性,从而可以将一切管理冲突概括为管理参数的自身冲突与参数之间的冲突,而管理的过程就是解决冲突的过程,之后我们就能够更广泛地利用TRIZ的相关理论算法与矩阵方法对这些管理冲突进行建模与求解,更深入地拓展TRIZ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

综上,本文认为构建以管理参数和冲突矩阵为基础的冲突理论,是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中的瓶颈环节。从国内外的TRIZ理论研究来看,有关冲突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学者纪建明、张东生研究提出了36个管理参数和相应的管理冲突矩阵,他们把管理参数分为一般管理参数和专业领域管理参数,把管理冲突分为三类,并提出了管理冲突树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由于在管理参数方面的理论文献较少,他们的研究是在借鉴已有资料并根据经验提出的管理参数,(他们也提出)这些参数有待进一步论证。管理参数是构建管理冲突矩阵的前提,所以他们提出的构建管理冲突矩阵的方法只是一种设想。

结论

TRIZ虽然产生于工程领域,但其发展趋势就是要成为通用的、“超专业”的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包括管理创新领域的所有领域。虽然TRIZ应用于管理创新还存在一些障碍,那只是因为该领域的研究不足。本文对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总结,指出冲突理论是应用的瓶颈环节,这是TRIZ在管理创新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管理对象系统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和系统中人的复杂性,较之技术创新系统,管理对象系统更为复杂,构建(创立)适合管理创新的冲突理论需要有组织的、系统的、长期的努力,研究方法上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对象是国内外典型的管理创新案例。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探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下一篇:商标细化保护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