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与设置问题

时间:2022-08-30 02:46:36

小学数学教学之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与设置问题

摘 要: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全人格素质,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素质教育逐渐普及、新课改逐步推行的现代教育中,这种观点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这种理念对小学数学教育新模式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新模式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置问题,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主体 问题设置 教学情境

在素质教育中,传统模式中按照书本按部就班,只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再流行,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新模式当中,教师不仅要传递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培养综合能力。我觉得,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合理有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比较浅显,难以做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最终解决问题。另外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考虑学生特点和提问技巧,学生思维难以得到发挥,使得只能由教师自问自答。结果导致学生不仅不参与其中,未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合理有效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对学生的了解和这些年的数学教学谈谈看法:

一、问题设置不宜过多,要具体有效

推行新课改以后,教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新的教学观点,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便设置了许多问题,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调动课堂气氛。但是,问题设置过多,问答环节太过频繁,学生应接不暇,课堂气氛貌似很活跃,教师学生配合较好,但是事实却是由于学生忙于回答问题,使得学生疏于书本,没有全面掌握知识点,且问题设置过多,问题较浅显,涉及知识点较少,回答完后对学生知识掌握没什么影响。时间久了学生对上数学课便会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的设置要具体有效,不能只要求问题多少。

二、课堂提问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观点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许多问题。但是在向学生提问时却没有关注到学生,只是单纯地追寻一个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回答的与教师预期答案不符合,教师也不引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引导,而是马上纠正过来引到教师预设的内容上。最终导致不仅未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得学生一味追求标准答案,思维难以得到发挥。

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不要马上判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逐步引导,最终找到正确答案,使学生在主动思考、研究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可以在学生在回答问题后,讲讲他的思路,解题方法,所引用的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知识。这样的提问才能行之有效。

三、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性和现实性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他们仍然是从教师的讲授中接受知识,学习带有很大的被动性,知识面窄。因此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要考虑小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特点,如果设置的问题太过简单,学生不屑一顾,误认为小学数学太过简单,从而上课不认真听讲;问题设置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怀疑自己,导致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而一些优秀教师设置问题合理恰当,难易适中,设置的问题能够使学生主要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并且要能利用概念进行复杂的判断、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将问题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

四、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置问题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引出问题。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方法要恰当,教学情境创设得合理,便能尽快巧妙地引出问题,学生也容易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并与现实教学相联系,密切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进而引起学生对本课数学教学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相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合理,只能起到导而不入,学生不知所云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概率时,可以创设一个合理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学生便能够较快融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上课效率,因此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合理的问题对上好数学课至关重要,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上一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下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