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正能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中的价值

时间:2022-08-30 02:09:23

微博正能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中的价值

摘要:在教学资源方面,微博正能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发挥教学时效,搭建教学平台;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法律意识,确立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关键词:微博;正能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微博以其超强的亲和力和传播力成为当今互联网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信息获取平台。微博上,“每天一条正能量”“随手转发正能量”“正能量榜样”等一系列话题,凸显微博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教育部“05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而组织编写的全国通用教材。这些教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但其内容体系理论性太强,过于抽象,高职高专学生难以掌握,且其具体内容过于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差别。这样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运用往往会使学生出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通讯,以其信息简短、精炼而大学生的兴趣特征。特别是微博中的正能量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微博中的正能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了大量生动而详实的信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提供丰富的佐证材料,使以前的空洞乏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微博中的正能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自主地利用微博提供的信息资源构建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教学时效。由于所处时代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较新,具有挑战传统的叛逆心理。对于大学生的这一改变,传统的以经典理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肯定不佳。而将微博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因为微博信息都是当前时代的最新社会动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将微博中的正能量,扩充到教学内容,将学生和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一方面可以把经典理论知识融入实实在在的现实实例中,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微博正能量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有利于弘扬优良传统,同时能够从源头上防范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激观点,促进学生思维理性化、科学化。

搭建教学新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是上百人一个班的合班课,师生沟通的时间仅限于上课时见,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只认识一个班中的几个人。这种上课方式既不能实现师生内心思想层面的沟通,也无法让学生从思想层面去理解那些经典理论。微博的开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微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微博上表露出来,从而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在课堂上就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评论和辅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二是实行师生微博资源共享,师生间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并在探讨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校园网络随时将网络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再通过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传递、交流和传播,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以学生德育为主,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过程中而认真吸收、主动内化为自己思想的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式的说教和单向灌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枯燥无味。而微博的出现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微博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和及时性等优势特性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传播和师生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微博中的正能量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微博中的正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的学习情境,一系列的学习情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获取最新的有效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能在同一平台上平等交流,学生会自觉去预习、准备和复习,这不仅促使学生去学习书本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构建丰富和全面的知识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与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把学生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接受者,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给大学生的感觉就是枯燥和严肃,从而产生厌学甚至是叛逆心理。尽管有些教师制作了PPT,但仍是灌输式的换汤不换药,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将微博以及微博正能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是微博正能量与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理论具体化,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将微博正能量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并用教师的学识和经历对学生所关心和有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三是课堂突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将微博中的正能量以文字、图像或视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接受来源于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教学感染力。

优化教学手段。微博正能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类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而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所呈现的信息始终处于最前沿状态。微博中的正能量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合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微博正能量信息进行搜集并分类整理,如,前不久发生的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惊现“某某到此一游”事件,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社会公德教学的绝好素材。另一方面,微博正能量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手段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的一体化展示,形象更加生动直观,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感。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获取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还可有针对性地利用微博正确的思想信息,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教学效率。

三、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大学生成为运用网络的一大群体,他们在网络平台上极容易因为受到网络整体的大环境影响而引发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微博正能量的传递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解决了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一是浏览和转发微博正能量信息。浏览是和转发一个接受和吸收的过程,微博中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信息大学生会不自觉的吸收。二是参与微博正能量传递活动。大学生参与微博正能量的传递活动,实际上就等同于道德实践,也就是体验的过程。如2013年3月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上百所高校协办的名为“雷锋50年:点亮雷锋勋章,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活动,活动刚刚启动一天,就有超过1 400所高校的200万名在校大学生已在微博上热烈展开讨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正是参与微博正能量活动这种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一点一滴的由外而内,最终逐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其法律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难以提高法律意识。微博正能量能够对大学生民主法律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通过微博各行各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通过浏览,会在脑海中形成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微博中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对其的处理会形成一个跟踪的报道,甚至是微直播,大学生通过关注不仅能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得到一些法律启示,如“药家鑫”事件,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案”彰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例外,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而且针对这些热点的事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微博主题进行讨论,从博友们的留言,评论中我们也会得到许多启示。在这样一个微博正能量传递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民主法律意识也就不知不觉形成了。

确立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选择与追求。价值取向既是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是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微博正能量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强大学生价值内容的选择。90后的大学生善于捕捉和接受新事物,微博即时性的特征保证了正能量的实时更新,大学生们通过评论、转发,以及与他人深入探讨,有利于增强价值内容的选择,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价值目标更加清晰准确。另一方面推动大学生价值诉求的表达。大学生通过微博针对某一事件的大讨论,能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认识并追求“真善美”。如“食品安全事件”,“小悦悦事件”能使大学生更清楚地体会到伦理缺失、道德缺位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也会对自己的行为多一些责任感,并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庞志伟.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审 视[J].华中人文论丛,2010,(12).

[2]贾何.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2012,(6).

[3]周萍.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6).

[4]牛妍.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上一篇:氟乙酰胺类鼠药三种常用检验方法的分析改进 下一篇:追求最完美的漂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