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时间:2022-08-30 01:31:16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完善,普通高等院校作为人才、技术、学术等资源的“集散中心”,急需尽快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紧跟时展的脚步。目前多数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系统之间互不联系、欠缺必要模块及安全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本文设计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的结构划分和合理的业务流程划分,解决了系统间互不联系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管理的覆盖面,优化了系统安全性,并带来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as a central location with talent, technology and academic resources, universities have to as soon as possible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ra. Because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nnect less , lack of necessary modules and need to improve safety performance, the work efficiency is low. We design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has freshman enrollment, register,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xamination management, materials management, dormitory management, campus card management, books management ect.. Divided by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usiness process, the system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connect between systems, improve the student management coverage, optimize the system security,but also can realize the reasonable us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ork efficiency.

P键词: 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

Key words: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tud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159-03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通信设备等工具,实现其管理信息的功能。普通高等院校的信息有数据复杂性、保密性要求高、信息交流频繁等特点。可是,目前使用的系统,功能不全面,资源较难共享,系统较不稳定等,已经渐渐不能适应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了[1],甚至会制约高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1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与问题

1.1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创新,大部分高校逐渐摒弃了口口相传和手工填表等管理模式,开始采用数字化管理。使用率较高的当属教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校园卡系统等。这些系统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提高管理效率,减轻行政人员工作负担的作用。同时,管理数据信息化也简化工作环节,为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具有科学性和参考性的数据资料。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及其范围也渐渐发生改变,不仅涉及了更多内容的管理,还涉及学生管理人员年轻化和流动大等问题。[1]相较于以前手工填表式的管理方式,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更可以促进高校内部的资源共享,更可以提高行政工作者的管理水平。许多高校并未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或者管理信息系统上仍存在问题。因此,着手设计一个具有高工作效率、涵盖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从全局上和战略角度上能适应新时代高校管理需求的更为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高我国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更能加快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变革和教学质量建设的步伐。[2]

1.2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2.1 各个系统独立存在,互不关联

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现正使用教务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新生注册系统居多。系统之间不相互联系,信息数据存在重复,甚至是反复收集和反复录入各个系统,这样只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或者发生信息缺漏的现象。然而,数据准确、数据更新及时和数据完整,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做出管理决策使至关重要的。[3]如果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者断截,则会导致数据分析错误等,不止影响工作人员日常数据使用和整理,更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1.2.2 管理工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高校信息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模块多,相互影响大,如果没有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合适的管理系统,将会出现管理方面的漏洞或缺失,更会导致人员冗余和时间浪费。

1.2.3 必要模块部分欠缺

高校不止需要教务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还需要信息管理系统有学籍档案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宿舍管理模块等。

1.2.4 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有待提高

多数高校当前使用方正教务系统。该系统牵涉全国多数大学生的个人资料,但是该系统安全性并不高。一旦学生信息遭到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例如贫困大学生徐玉玉遭遇诈骗,悲伤过度导致脑死亡事件。而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每学期学生们的大量访问常导致系统崩溃,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但有的高校甚至因专业学科有差异,也导致了软件系统各不相同,因此,高校间的管理信息系统水平有高有低,系统的兼容性有待开发。[5]应对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各大高校应联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人才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技术和新的交流,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实现高校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步伐。[4]

综上所述,改进和创新发展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高校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基石。它可以既可以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更可以为高校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高校的学生信息数据庞大,需要较高的安全系数,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频繁地交流和更新。因此,@需要系统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①系统需要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②系统需要能够及时便捷地进行信息更改和维护;

③高校管理需要一个功能较为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是具备信息储存功能,高校的信息数据庞大,这就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储存功能;

⑤由于高校学生的信息极为重要,因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极为重要的。

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除了要尽量运用高校当前正使用的运行环境外,还应该用科学的研发思路来研发系统,提高系统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高校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研究出相应的方案,为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做足准备。[7]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特殊性和全面性的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应覆盖学生由录取直至毕业的方方面面。

主要包括新生注册、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宿舍管理、校园卡管理、图书管理等等。教务员录入教学计划,安排老师上课和学生考试。学生通过系统注册报到,查询宿舍、课程及成绩,以及系统选课。老师通过系统查询上课信息、学生信息、录入考试成绩等,如图1所示。

3.1.1 学生基本信息模块

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个人学号、姓名、班级、宿舍、联系电话等个人基本情况,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询学生的个人信息,并且能够将个人信息导出,让管理人员进行备份和打印等功能。同时具备查看对在读学生信息的维护以及对毕业学生档案进行归类和存档。

3.1.2 学生奖罚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为了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用于解决人工记录的缺陷,将学生的奖罚情况规范化、制度化。该功能模块主要是面向学生信息的后台管理工作,对学生平时的表现、获奖和受处罚情况、老师评价等信息进行记录,以方便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同时为学生信息查询提供功能支持。

3.1.3 学籍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的受教育经历、退休学、转专业等信息的记录(如图2所示),通过人工录入的形式进行保存,实现科学管理学籍信息的目的。该部分需要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录入并且更新,为前台的查询提供功能的支持。

3.1.4 学生课程管理模块

用于记录学生选择的课程和对选课信息进行统计,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系统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同时拥有管理权限的管理员能够对学生的选课进行管理,在选课工作完成之后能够对选课信息进行统计和筛选,为下一轮选课做好准备。同时能够生成学生课表。

3.1.5 成绩管理模块

考试后为相应的老师开通录入成绩的权限,同时管理人员拥有学生成绩的修改和重置,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对有异议的分数能够申诉。同时学生通过该模块能够对任课老师进行评教,系统对学生的评价做出识别,判断该评价是否有效,并录入。

3.1.6 系统维护模块

该模块为系统的高级管理提供功能支持,因此需要拥有高级权限的学校领导进行操作。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如图3所示),该模块能够实现高权限用户对低权限用户的信息进行重置、密码修改、状态修改、权限修改、数据备份和还原等功能。

3.2 数据库和门户网站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库的逻辑进行设计。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和堆叠起来。设计出恰当的数据库储存分析模式,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关系、减少数据冗余、提高存储效率、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是一种建立动态Web的技术,是微软公司开发的.NET框架的一部分,由于集成许多库文件和良好的交互界面,所以作为门户网站开发非常合适。同时可以作为服务器端的开发和制作动态WEB页的内容。

以Web技术为基础的三层结构的B/S模式客户服务系统体系,如图4所示。系统分为客户层、应用层、数据层。用户的接口在客户层,通过门户网站访问系统。应用层作为系统的技术核心部分,负责主要的应用处理服务,封装了主要的功能,工作与服务器。服务器接受到网站的HTTP请求,通过访问数据库,服务器通过HTML页面的形式返回给网站。数据层包括系统的逻辑处理能力,在收到服务器的数据操作请求之后完成对数据库的修改

4 展望

高等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今后的道路中,应从注重系统的集成、规范工作流程和重视人才培养这几个方面入手。注重系统集成,@是因为人员管理不是孤立的步骤,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应该将多个功能集成起来,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工作。之所以要规范工作流程,是因为科学的工作流程,有利于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摒除杂乱的工作程序,按照系统设计进行简洁的工作流程操作,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也减少工作中出现错误。重视人才的培养,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言献策,是所有高校应有的使命感。

5 结语

如今,我们早已踏入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频繁程度与重要程度早已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在高等院校中,学生信息管理工作已成为其日常且重要的部分。为了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同样在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不仅将各个促进原本分散的系统间信息的交流,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也是推动高校建设信息化、现代化校园环境的重要基石。高校决策者可通过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学校发展,与师生共同进步。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学生而言更是意义重大,它可以将学生管理、目标培养甚至是职业生涯规划等各项指标贯彻于学生就读高校的始终,更能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数据系统之后,我们也要重视系统安全的问题,保障用户在使用系统的同时信息不会被泄露。

参考文献:

[1]杨妮.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电脑知识,2016, 3(12):22-24.

[2]杨德友.学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6.

[3]姚旺.关心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4]季高荣.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山东焦家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安徽大学,2012.

[5]李志宇.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6(8):85-86.

[6]张少敏.基于的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策略[J].管理信息系统,1999(6):45-47.

[7]刘保国.高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

上一篇: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慕课创新探索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二次插值重构有限元法的动态裂纹扩展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