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时间:2022-08-29 09:57:09

小学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在一次二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中有一道列式计算的文字题:“什么数加上28得35?”其中有几个学生“错误”地解答成“(7)+28=35”。面对这样的答案,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写成“(7)+28=35”,它“错”在哪里?

对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不得不重新审视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教育的使命,重新认识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培养,活化学生思维过程,淡化数学表现形式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是学生的知识发生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从“静”态到“动”态是一个过程,就是学生的知识发生过程。我们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要集中在“内化”这个过程中去,如果缺了这个过程那简直是教师硬灌、学生死记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拓展性题目的能力。从上例来看,学生已经抓住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联系,采用了方程的概念,合适的思维方法,进行了合情的推理,得出了(7)+28=35这样的答案。从知识点上来看,他们完全掌握了这一点,合理地推出准确答案“7”。再看看他们的叙述(表现)形式,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会用方程的形式找出答案,是不错的,或许他们还真能知其所以然呢。如果我们只“重结论,轻过程”,那不就冤枉这些学生了吗?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改革的总体要求。设法让学生具有获取新知的欲望,用这种感受去体验、思维数学教材阐述数学知识的思维方式,以及有关数学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根据这种思维方式、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创设学习情境,减轻学习负担,渴求知识延伸,着眼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数学教育的综合功能

数学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畏惧数学,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数学的形式美和内在美,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就会使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既然学生已经具有这样独创性的思维,我们千万不能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就需要(7)+28=35这样的等式出现,再加上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向外延伸,让他们循着这种线索继续思考,他们定会写出35-28=7这样的答案来。

其实,目前我们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仍是为了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连什么题怎样答都规定好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观念,着眼于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数学教育的综合功能。(1)要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就是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获取新知的能力和观察力、想象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学会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2)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体会到“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想”,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3)要落实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体操”功能,就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动拳脚”的机会,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示范、点拨和训练,帮助学生领会“编排意图”,使之“动作到位”。

当然,像有(7)+28=35答案的这类学生,肯定实践了、思索了,对这一学习内容也领悟了。只要他们能正确说出“为什么这样想”,就达到要求了。我们解决问题不是只取决于表现形式,重要的是看是否解决了问题。

上一篇: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施 下一篇:小学语文激趣教学策略浅析